親子關系五原則之一:平等
孩子與你是平等的,不要居高臨下用你的家長權威壓制孩子。
不少家長都認為,孩子是自己生的,孩子就必須聽從自己的安排,全盤接受自己的意見。實際上這就沒有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而是把他視為一個自己的所有物,甚至可以說,是一臺只能由自己操作的機器,或者更直白地說,就是自己扯線的木偶……
但孩子不是機器人,也不是木偶,他們是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情感、意識,有意見不同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家長應該給孩子平等的地位,培育其思想獨立,而非以家長權威去壓制他,要求他摒棄自己的思想……
思想獨立是人生獨立的前奏!!!
親子關系五原則之二:尊重
尊重你的孩子,不要對他冷嘲熱諷、人身攻擊。
有一些家長,動輒就對孩子破口大罵、冷嘲熱諷,甚至打著“為孩子好”的名義,做一些不尊重孩子意愿的事情。試想一下,面對你尊重的家人長輩、老師、領導,你也會對他們這樣嗎?這樣一想,是不是就能夠感受到自己究竟有沒有把孩子“當人看”,有沒有尊重他了?
對孩子不尊重,認為孩子就是個孩子,哪里會懂什么,都得按著自己來……把角色互換,轉換位置,他們又不愿意接受這樣的家長了……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先成為自己喜歡的那種家長,而不要成為自己也討厭的家長……
尊重是增進關系的必要條件!
親子關系五原則之三:信任
天生我材必有用,孩子身上一定有閃光點,不要總是否定、質疑孩子。
我們經常用太多的條條框框,單一的標準去評價孩子,比如用考試的成績去評價一個孩子的好壞,就顯得很片面,并且也把一個完整的人給分割了。殊不知,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有長處也有短處,考試成績差,也許在動手能力方面強呢……所以,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相信他也有自己擅長的一面。
還有的家長,遇到學校老師投訴,或者其他家長反饋信息,總是第一時間就相信別人的話,卻不跟孩子核實真實情況,不分青紅皂白就打罵孩子,這也是不夠信任孩子的結果……倒不如先問問孩子,聽聽他怎么說……
愛孩子,就信任孩子
親子關系五原則之四:寬容
孩子犯錯是正常的,你要教育他的不是不能犯錯,是怎么避免再犯。
孩子犯錯不可怕,我們要做的不是讓他不犯錯,而是讓他成為一個知錯就改的人,讓他不要總在同一個坑跌倒……
試錯中成長是孩子的天性,寬容孩子就是寬容自己
親子關系五原則之五:鼓勵
讓孩子大膽嘗試,讓孩子敢于犯錯,讓孩子樂于分享。
跟孩子有爭執的時候,不妨讓孩子去嘗試,去犯錯,有時候年輕人就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撞南墻不回頭”的意氣。你硬逼著不讓他做,逆反心理只會越嚴重,反抗行為越多……還不如鼓勵孩子去試試,看看究竟是自己說得對(當然自己也會有錯的時候),還是孩子想得沒錯……
鼓勵孩子還有另外兩層深意:
一是讓孩子變得更加勇敢,知道不管他做什么,說什么,只要在家長的底線之內,總會有人在支持著他,讓他勇敢去做,去面對,去承擔結果。
另外一層,則是讓孩子親近父母,有什么樂于跟父母說,而不是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懂自己,不理解自己,說了也是白說,父母很討厭自己,活著還不如死了算了……
父母的鼓勵是孩子樂于行動的強大推動力,要在生活中隨時進行
以上就是親子溝通中的五個基本原則!您踩雷了么?
愿我們的孩子都能在愛的土壤中,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