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朋友們多和孩子進行溝通交流是幫助孩子發展依戀關系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發展社會關系的有效手段。
家庭訓練日記
洗澡時,我拿出睿睿在桶里玩的杯子,我說“睿睿,我們來用杯子倒水”。我慢慢把水從一個杯子倒進另一個杯子里,然后試著將杯子遞給了睿睿,他也跟著喝了起來。接著我說“睿睿,我們放點泡泡,擦擦小脖子、小腿咯”,他笑了笑。洗了一會兒,我說“不洗了,睿睿”。然后他就站了起來,我拿浴巾包好他。他沒有哭,平時都不愿意出來。我拿著剛蒸好的饅頭和包子出來。睿睿看了看,看起來想吃。我說“睿睿,想吃包子哦”。他笑了笑,拉著我的手。我說“睿睿要吃包子”,他看了我一眼,沒有說話,我把包子遞給了他:“糖包,很甜,很好吃”。他吃得很開心。吃完我帶睿睿去了學校。姐姐放學了,睿睿站在門口朝教室望去,看到姐姐過來很開心,我說“姐姐”。姐姐牽著睿睿的小手出來了。
1、在平時生活中,加強與孩子的語言溝通是進行干預活動的重要步驟,可以增強孩子的溝通交流的愿望。日常生活中,媽媽與孩子多進行語言交流,既鍛煉了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同時也讓孩子能夠體會特定環境下的語言和情感表達,孩子能夠在良好的情感氛圍下發展依戀關系。
2、引導孩子表達“想要,想吃”的想法是非常好的,教育孩子能夠正常表達內心的需求,使得其形成一個正確的情緒表達形式,也有利于更好的和孩子進行溝通。
3、帶孩子去一些安全而且常見的社會場合是合理且必要的,使其對待人群沒有恐慌感,有利于發展社會交往關系。
4、一些簡單的動作練習活動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群,也可以鍛煉協調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們建議:
1、注意語言技巧。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語言的重復、語調要柔和,語速要適中。這些都是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語言,增強語言溝通能力的必要條件。
2、時刻注意孩子情緒的變化,注意細微的表情,因為孩子的特殊性所以就更需要家長的耐心與細心,時刻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更好的理解孩子的想法。
3、可以慢慢幫助孩子學習更多的生活技能,通過循序漸進的滲透法,幫助孩子增強適應能力,提高社會適應能力。
4、在任何時候,都要確保對于孩子正向的感情引導,能夠幫助孩子發展依戀關系和親密伙伴關系。
5、孩子的模仿能力好,可以適當增加對于一些好掌握的機械性的活動培養,同時發展粗大和精細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