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青春期,尤其是現(xiàn)在的小孩,青春期不僅僅意味著第二性征的發(fā)育,更意味著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
很多家長在他們小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即便是到了青春期,也不會去在乎什么心理問題,能夠吃飽飯讀上書就不錯了,所以很多家長,當面對孩子青春期的時候,就會覺得不屑一顧。
“能有什么問題啊,純粹吃飽了閑的!”
“我們那會兒,誰要是說有心理問題,就是矯情!”
“這么一點小事就要死要活的,現(xiàn)在的孩子也太脆弱的吧!”
……
家長們可知,語言是一把利劍,有時候我們的一句無心之言,可能會對孩子帶來無以復加的傷害,所以上面這些話,希望家長們不要再對孩子說了。
可能有的家長就不服氣,明明自己說的都是事實,怎么就不讓說了呢?
說白了,還是不會換位思考的。
要知道,我們的先輩篳路藍縷一路奮斗,才讓我們現(xiàn)在的孩子有了這么好的生活條件。在新時代長大的孩子們,本來就不用擔心食不果腹,他們有著更好的先天資源,但同時,也會面臨屬于他們這一代人的問題,也就是心理問題。
孩子的青春期,如果有這3個表現(xiàn),家長要引起重視
第一個表現(xiàn),就是情緒異常低落
少年應(yīng)該是青春的,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但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困擾,偶爾也會陷入負面情緒,不過大多數(shù)孩子都能很快走出來。
如果你家小孩在一段時間內(nèi),情緒莫名低落,就連最喜歡的動畫、玩具都沒有興趣,一直走不出來,那么家長千萬別忽視。
之前有一個朋友,她家小孩就是在轉(zhuǎn)學之后情緒大變,從一個開朗的小男孩,變得沉默寡言,悶悶不樂,我朋友問他他還不說。結(jié)果后來,朋友留了個心眼,就去查,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校居然有同學欺負、冷落她家小孩,妥妥的校園霸凌。
想想都后怕,要不是家長重視了,可能這個孩子一輩子都逃不出被霸凌的陰影。所以,不要覺得孩子不開心就是沒事找事,以防萬一總比亡羊補牢強。
第二個表現(xiàn),情緒抵觸,不愿交流
相信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比較叛逆的,經(jīng)常存在人際沖突,暴躁易怒,很多家長為此也很苦惱。比如說家長想讓孩子來吃飯,孩子就是不吃,還把自己鎖在門里打游戲,還有的孩子,會用自殘的方式來和家長作對,總是家長會覺得和孩子之間沒辦法交流。
事實上,正常的孩子,雖然叛逆,但是不至于一點交流的余地都沒有,只要找好方式,比如說給孩子做一頓他們喜歡的飯菜,先讓他們情緒穩(wěn)定下來,可以在飯桌上好好聊聊,溝通的方式可以迂回一點,不要過于強硬,相信孩子還會會聽的。
如果孩子真的已經(jīng)叛逆到無法交流,那么我們首先要確保孩子不會誤入歧途,他要是沉迷玩手機平板什么的還好,要是學抽煙喝酒就一定要嚴厲制止了。大家要根據(jù)孩子的性格來,是吃軟不吃硬,還是吃硬不吃軟,或者軟硬兼施,最重要的還是打開交流通道,能聽進話問題就可以解決,實在不行建議找心理醫(yī)生。
第三個表現(xiàn),敏感自卑,總是懷疑自己
家長們需要知道一點,孩子小時候,最討厭一種玩笑——
“你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你是從垃圾桶里撿來的。”
“明天就把你扔了。”
不要以為這是玩笑,一點都不好笑,稍微天真一點的孩子就會信,從而對心理造成創(chuàng)傷,也別讓親戚胡亂開小孩玩笑,孩子幼小的心靈需要保護。
雖然青春期,大多數(shù)孩子成熟了,但是也有的孩子,會面臨“被拋棄”“被放棄”的境地,尤其是二胎、三胎政策開放后,想要多一個孩子的家庭,家里孩子的情緒問題一定要照顧到位。
除了重大輕小,還有最令人深惡痛絕的重男輕女問題,一定要注意避免,這對孩子青春期的心理、人格塑造都非常關(guān)鍵。
希望孩子能夠用童年治愈一生,而不是用一生來治愈童年。
所以,家長及時關(guān)注孩子的心理問題,多給孩子一些空間和尊重,還有關(guān)愛和扶持,其實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相信在一個健康的家庭氛圍中長大的孩子,未來也會更加幸福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