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個話題,寶媽寶爸們一定暗自想:屁大個娃娃,能有幾個錢?還怕什么詐騙?其實今天我想和家長們借這個問題說幾期與財經有關的話題。說到財經,對于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來說一定覺得諱莫如深。但其實財經滲透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預防詐騙就是第一課。
每年的電信詐騙案件層出不窮。電信詐騙已經成為目前經濟類犯罪的主要方式。成人大多都或多或少受到網絡詐騙的騷擾或影響。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實施電信詐騙的絕大多數是青少年。所以,讓孩子們了解詐騙伎倆,不僅能預防上當受騙,也能預防被詐騙犯慫恿和利用。
對于孩子來說,上當受騙主要有一下原因:
1、不做分析的同情?!叭酥?,性本善”,騙子正好利用小孩子容易同情憐憫別人的心理。遇到那些冒充走投無路、急需幫助的“落難者”,往往就會被他們的花言巧語所欺騙,繼而慷慨解囊或主動幫助,自以為做了一件好事,殊不知已落入騙子設下的圈套。
2、思想單純,分辨能力差。中小學生一直生活在校園里,與社會接觸較少,思想單純,多一些人或事缺乏相應的分辨能力,沒有養成刨根究底的習慣,容易輕信陌生人, 容易讓詐騙分子有可乘之機。
3、對新事物、新技術抱有好奇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事物不斷涌現。比如電子煙、智能手機等新奇的事物和功能對青少年都產生致命的誘惑。一旦有人滿足他們的需求,就容易被操控和慫恿,有可能走上新型犯罪的道路。
4、貪小便宜,急功近利。貪心是受害者最大的心理特點。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一檔節目中說:“現在許多女孩子為了吃一頓美食或者得到一個心儀的小禮物,都會毫不猶豫的跟隨一個成年人去開房?!备]文濤的話并非危言聳聽。生活中未成年人被成年人誘騙的事情比比皆是。這不能不引起家長的重視。
那么作為未成年人就要學會識別詐騙的幾種類型:即電話詐騙、短信詐騙、QQ詐騙、二維碼詐騙、網店刷信譽詐騙幾種。
當然,最好的辦法是家長要有效管控孩子手機的使用的時間。同時要教會孩子與陌生人接觸的方式,要有“男騙色,女騙財”的防備心理。遇到問題多問幾個為什么,要學會向家長、老師、警察求助的習慣,才不給騙子以可乘之機,才能有效預防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