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叛逆厭學,甚至是輟學休學在家,根本原因在乎孩子缺乏上學、缺乏學習的動力,他找不到動力去支撐自己去學校讀書學習,于是他輟學、休學,寧愿就呆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
每個厭學的孩子都是一個個案,有的孩子只是不寫作業,而有的孩子比較嚴重,退學輟學的,但我們要知道,這些個案都會有一個共通點:孩子都有厭學情緒!
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厭學情緒呢,父母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1、寫作業拖拖拉拉,不自覺不主動,需要父母反復催促;
2、學習時常常愁眉苦臉,苦大仇深;
3、寫作業時應付式學習,抄答案,抄作業,字跡潦草;
4、上課不專注、開小差;
5、早上上學經常起不來床,需要父母一直提醒時間。
如果以上五點,您的孩子有三點以上都中的話,那么我們可以判斷出:這個孩子是有厭學情緒的!這個時候,我們父母就要重視起來了!當孩子一開始有厭學的苗頭時,是最好處理的時候,等這個苗頭逐漸長大,改變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當孩子有厭學情緒的時候,我們父母可以做些什么事情去壓制這個苗頭的生長呢?
首先,我們要先知道,苗子的成長需要有土壤、水份和肥料,這些都來自于外界因素。孩子厭學的苗頭也是同樣的道理,有這些外在因素在促使其成長壯大的。因此,我們首先要斷絕的是這些外在的土壤、水份和肥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了解的是:父母的哪些行為會成為孩子厭學情緒滋生的肥料,并且去減少以及杜絕這些行為。
1、對孩子的學習反復嘮叨、說教。
孩子是知道自己要學習,要完成作業的,他也知道,沒有學習,沒有寫作業的后果是什么?這些他都是知道的,不需要我們父母去反復提醒:“你再不寫作業今晚十二點都寫不完!你再不學習你就考不了高分了!”父母在孩子耳邊反復嘮叨說教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我們成年人也不喜歡被別人催促著做事,更別說青春期的孩子。因此,父母盡量避免對孩子進行反復嘮叨、說教,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
2、不要過分挑剔孩子,追求完美。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寫作業的字跡不好看,要求孩子要一筆一劃工整書寫,孩子于是總是寫了擦,擦了再寫,寫個作業,半天都沒寫完,寫完一科還有一科,時間一長,孩子就會覺得作業總是寫不完,對作業產生恐懼,每次想到作業,就聯想到自己寫到三更半夜還沒寫完的場景。慢慢地,就會開始逃避學習,逃避作業!
3、不要總是否定孩子。
父母總是否定孩子,會讓孩子產生挫敗感,沒有自信!孩子考試退步了,父母就覺得天塌下來了,對孩子嚴厲指責“你到底有沒有在認真上課的,考成這樣子,老臉都被你丟光了!”而實際上,孩子可能考試時身體不舒服,發揮失常了,父母非但沒有體諒他,反而否定他的努力。孩子在父母的否定下慢慢也會變得頹廢消極,“反正怎么做都得不到爸媽的認可,那就算了吧,我還輕松點!”
想要根治孩子的問題,我們還得從根部解決,減少孩子問題滋生的營養,苗頭失去了營養水份,自然也就無法生長壯大!孩子厭學,我們父母也要從根部去解決問題,減少以及糾正自己不正當的管教行為,才能真正從源頭解決孩子厭學輟學問題!
關注我@廖老思,下次更新:孩子厭學輟學父母必做的三大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