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這樣的煩惱呢?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無法持之以恒?
想要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態,卻總是無從下手,時間就在空想中匆匆流逝?
一旦遇到挫折就會放棄,屢試屢敗,半途而廢?
想要徹底改變自己,卻又總是畏懼困難、甘于現狀?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多多少少地遇到類似的問題,這些行為結果的背后都是我們的習慣使然。
尷尬的是,成功的人生的底層似乎都有反人性的習慣支撐著。
這些反人性的習慣,比如自律、早起、堅持、不受情緒困擾等等,都需要有強大的意志力與自控力才能養成,一般人只能淺嘗輒止,很難形成。
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就為大家推薦一本書《65種微習慣》,它會告訴我們好的習慣都是下意識的行為,養成它其實與自控力、意志力一點關系都沒有。
根據作者介紹的65種調整習慣的方法,你也可以輕輕松松解決掉“堅持不下去”、“不能付諸行動”、“戒不掉”、“改不了”等習慣壁壘。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古川武士,他被譽為日本年輕人的習慣養成導師。在日本創立習慣培訓學校,提出“0負擔”自我管理法則,助力想要成為更好自己的人們。
著有《堅持,一種可以養成的習慣》、《如何戒掉壞習慣》等。
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分類清晰、輕松易讀、上手容易。
01 分類清晰,方法多樣
與其他習慣養成類書籍不同的是,《65種微習慣》將習慣分成了4個種類:行為習慣、思維習慣、情緒習慣、環境習慣。
將生活中阻礙你追求進步,獲得幸福的習慣進行了系統地梳理。
作為習慣養成導師,作者不僅知道好的習慣是無法靠毅力養成的,而且更明白同一種習慣每個人的養成方式也是不同的。
于是他在書中針對每一種好習慣的養成提出了多種的方法:
行為習慣有26種方法,思維習慣有18種方法,情緒習慣有15種方法,環境習慣有6種方法。
在閱讀的時候,你不必按照書中順序進行閱讀,可以選擇自己最想改變的一種習慣開始,瀏覽完其中的方法后,可以挑選最適合自己的開始嘗試。
而且你不用擔心方法很多,讀起來費時間,作者非常貼心地用簡短明了又實操性很強的方法指導讀者形成微習慣。
因為是微習慣,所以進行起來就像每天多讀了幾行字,多做了一個俯臥撐這么簡單。
02 輕松易讀,上手容易
以“思維習慣”中的“長期思維:做好失敗的思想準備”為例。
其實我們與成功人士最大的差距就是看待失敗的角度。
我們不喜歡失敗,總是想著事情能夠一蹴而就,一旦失敗首先就會心情不好,東想西想,浪費時間。
然而我們想得還都是負能量的東西,這些負能量最后澆滅了我們前進的小火苗。
然而作者在這個方法論中,沒有讓我們做什么,就是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失敗。
他提出了“氣餒時段”,即你的實際效果遠遠趕不上你的預期效果的那一段時間。
明明我們很努力了,卻看不見成功。就像“睡蓮理論”中的睡蓮,起初生長時非常迅速,一天能長到原面積的兩倍大,長滿整個荷塘需要30天,但是要到第29天才能長滿荷塘的一半。
29天的過程是不是像極了我們很努力,卻看不到成效的樣子,但是只要你堅持下來,像睡蓮一樣,就會在最后一天實現爆發性增長。
理論是這樣,人生也是這樣。作者還舉了一個例子。他的合作伙伴剛開始做咨詢時曾以出版暢銷書為目標。
他每天日更微博,訪問量卻寥寥無幾。
到了第3年,他寫了1000多篇文章,終于有出版社約稿了,但是需要他自費。
雖然結果不盡如人意,但他仍然繼續更新,在第1831天時,終于收到了著名出版社的約稿郵件。
從他寫博客開始到約稿成功,期間有5年的時光。
真人真事+理論支撐,只為改變你心中對于失敗的錯誤觀點。
改變只是一小點,收獲將是不同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