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呈現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請整體把握漫畫的內容和寓意,寫一篇文章結合現實生活,談談你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本作文題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漫畫、引導語和寫作要求。漫畫是反映家庭教育問題。注意漫畫中的文字“似虐之愛”“似愛之虐”,“虐”與“愛”位置的變化,反映了“愛”的方式與結果的關系,表現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愛,令人深思。
從父母即教育者的角度思考漫畫的寓意,“似虐之愛”漫畫,父母不被孩子的哭鬧綁架,從孩子維護健康成長出發,不讓孩子吃不健康食品,實是對孩子的愛。“似愛之虐”漫畫,孩子小小年紀,父母卻讓孩子喝酒,看似寵愛,實是“虐愛”。據此,可以有“不放縱受教育者”“著眼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長”“放眼未來,這才是真正的愛”“不以愛為名,傷害孩子的成長”“勿以惡小而為之,為孩子發展埋下隱患”等立意。
也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受教育者要有辨別是與非的能力并付諸行動。
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受教育者,其思想和行動都受到社會的影響,所以還可從社會角度思考問題并立意。判卷老師可根據以上立意角度,結合答案提供的“參考立意”,對考生作文進行評判。
漫畫本身有鮮明的思辨色彩,結合引導語“結合現實生活”等,作文要有思辨色彩,有鮮明的對象感,與高中生的學習、生活契合,在基礎等級和發展等級上表現突出者,可得55分以上甚至滿分。考慮考場的時間有限,如果表達優秀,在其中某個方面稍有瑕疵,也可以打50分以上。
【下水范文】
虐愛之行一時美,愛植于心終身益
文/流川楓
成長不乏良藥苦口,生活不缺甜蜜陷阱。現實坑爹的孩童不在少數,但好心卻坑娃的父母也是熙攘如云,這世間的“愛”與“虐”恰似霧里看花,讓人迷惑卻終歸于清醒:愛始終在心中。
似愛之虐一時美,美于口腹之間,卻可能造就一個酗酒青年;似虐之愛植于心,拒絕的不單是口舌之欲,還有邋遢隨便的生活習慣。
所謂虐愛者,不合時宜,不顧影響,我們要辨明:最好的未必是最好的。
《周易》有言:“凡益之道,與時偕行。”父母總會拿他們認為最好的給我們,但這些未必真的對我們有益。早有李雙江之子犯罪,后有張國立之子涉毒,更有李剛之子放肆叫囂,他們的父母拿最多的金錢填充孩子的生活,卻忽略了最基本的管教與約束,最終將兒女送至監牢。這是百分百的虐,都是掛著閃閃的“愛”字的外衣。
所謂真愛者,不發乎言,不表于行,我們須體悟:不好的未必就是不好的。
《舊唐書》載:“但立直標,終無曲影。”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不形于表面,不止于言語。錢基伯嚴格管教錢仲書,豐子愷樂心培養子女成為“小大人”。德潤人心,相沿成俗,這樣的父母將真愛根植于心,用心去培育自己的子女,也許不是物質上的傾其所有,卻一定是精神關照的百分百。
所有虐與愛,便是成長,便是生活,我們會明白:似虐之愛有苦心,似愛之虐含善意。
“苦澀的沙刺動臉龐的感覺,像父親的責罵,母親的哭泣永遠難忘記。”鄭智化在《水手》中這樣吟唱,成長終歸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當我們能辨是非,當我們能知善惡,我們便要為自己的成長負責。如谷愛凌一樣認真生活,如蘇炳添一樣堅毅勇敢,如黃文秀一樣懂得舍得。父母一代有他們的局限與不易,新的生活需要我們親手去創造。
杖打和責備,能增加智慧;放縱的兒女,令父母羞愧。愛與虐往往一線之差,但結果卻會天差地別,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關照,把虐愛變成真愛,讓真愛流滿人間。
這正是:天下父母心本善,受愛受虐需明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