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不聽話啊,無理取鬧啊。有時候甚至跪著求我,我也會拿手機給孩子,讓他安靜一下。手機當孩子的玩具了,我會立即把手機拿過來讓他玩。這時候,他立刻就把手機藏在他的柜子里面,至于密碼,就不給他了。這樣下去,誰還愿意和你溝通啊!
還有孩子還要玩手機,可能是他們生病了,或者在學校遇到了什么問題,或者心情不好,所以手機可以隨便玩。也就是說,孩子可能真的想用手機去玩。當然,這并不是說完全不讓孩子玩手機。
從孩子玩手機這個問題上來說,我覺得要比手機要好,不一定要玩游戲,不一定要刷短視頻。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讓孩子把手機帶到其他地方,可以是玩耍,也可以是學習。特別重要的一點是,盡量不要讓孩子在手機上玩游戲,如果孩子說你不讓我玩,你要做一個堅定的家長。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第三步,執行。
當孩子在手機上玩游戲,約定的時間一到,不要輕易地讓孩子玩游戲。時間一到,家長就要讓孩子放下手機,家長的監督力度必須要調整到孩子的大腦中,所以家長要說到做到,不要每天都玩手機。
第四步,執行。
在這一步執行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及時地讓孩子完成任務,完成任務的質量也要進行衡量。如果孩子完成任務,家長一定要給予鼓勵,如果孩子沒有完成,那么就要給予相應的懲罰。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有一個心理準備,不要因為家長沒有完成任務,就嚎啕大哭,因為家長沒有說到做到,這是不公平,所以孩子沒有完成,也是不公平。
第五步,執行。
在執行的過程中,要結合孩子自身的情況,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每天和孩子講一講上課的內容,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鼓勵孩子積極舉手回答問題。
這樣在無形中就養成了孩子的良好的聽課習慣,從而帶動了孩子的聽課效率。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動作,在后面的教學中,如果孩子有能力提升聽課量,老師會給他額外獎勵。如果孩子課堂效率低下,那么老師就會把孩子調教的重點也給遠去了。
第六步,檢查。
除了孩子的作業本,老師也會給孩子準備些作業本。
這個過程是非常非常辛苦的,家長一定要全程監督。最好能在孩子的鉛筆盒里,裝上一個文件夾,然后把不需要的作業本,直接扔進垃圾桶。
每次寫作業的時候,都要經過老師的檢查,如果沒有,那么就用專門的本子記下來。
而老師的檢查不僅僅是檢查,而是讓孩子自己對照答案。
寫作業不需要好看書籍,專心致志是學習中最重要的一個點。
很多的老師為了讓孩子寫作業,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但是,結果就是,孩子的作業不但沒有寫好,反而變得一團亂。
有的時候,家長還以為是孩子作業寫得不好,影響了孩子的學習。
其實,這是家長對孩子的一種誤解,認為作業完成了,就可以不影響學習了。
很多的家長誤認為,作業完成了,就可以不學習了。
實際上,作業寫好了,是孩子對知識學習的一個檢驗,是孩子對學習知識的一個獨立的檢測。
而孩子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自然就會去問家長,而不是直接告訴家長。
而很多家長在孩子問家長問題時,都會習慣性地說,你自己不會,
所以家長幫孩子解題思路,孩子不會。
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
孩子之所以會問家長,是因為孩子學習習慣了不好,這就是一種錯誤的反饋,如果孩子在寫作業時遇到不會的題目,家長卻能夠及時地引導孩子進行思考,引導孩子去尋找答案。
這其實是一種“反饋”教育,但不是灌輸式的灌輸式教育,而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以孩子愿意接受為前提,通過激發孩子興趣,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引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學習樂趣,讓孩子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成就感。
比如,孩子學習成績差的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報個輔導班或者找找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