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不聽話挨打,你怎么辦?
如果孩子不聽話挨打,怎么教育?
有網友分享了自己“教育”孩子的經歷: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之前在商場里,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其中有一個小男孩不小心把別人的飲料瓶給摔壞了,這個時候,媽媽沖著那個小男孩吼道:“你怎么這么笨?人家是幼兒園里的小朋友嗎?怎么你做不到的!”
當時孩子的反應非常的激烈,回嘴到:“你說什么?我憑什么打你,我就不該動你!”
可惜那個小男孩還是一聲不吭,直到媽媽發脾氣,自己也沒動。
媽媽生氣了,她把孩子從沙發上拉了起來,打了孩子屁股兩下,但孩子的力氣很大,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
等媽媽氣得不行的時候,馬上環顧四周,看看能不能把孩子打疼了,想到這個,孩子還是不動。
這時候媽媽的火氣就上來了,對著孩子就是一頓暴打。
這個媽媽沒有選擇,她很生氣,也很憤怒,沖孩子吼道:“我怎么生了你這么一個廢物!”
后來她媽媽還是帶著孩子去了醫院,醫生診斷為了引起重視,建議她的媽媽多休息幾天。
沒想到媽媽自己也感覺到了委屈,對孩子吼了這么一句:“這么點小事,為什么要哭?你哭有什么用?”
而這個媽媽的回答卻讓孩子哭了,一個很小的事情都會引發孩子情緒大爆發,大哭大吼大叫。
就像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從小媽媽的強勢,讓齊明月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外人,就是一個內斂的人,覺得自己不喜歡。
后來被父親在節目里狠狠的訓斥,讓她小小的內心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從而導致了她變得敏感又自卑,甚至產生了自我懷疑。
長大以后,即便是參加工作,也是自我否定,覺得自己配不上這份工作。
有一個很漂亮的容貌,很有才華的男生,卻被要求去面試,可她不敢。
于是在一次聚會中,那個男生對她說:
“媽媽,我覺得我不配不上那個完美的女孩。”
可她卻因為不配做自己而抑郁了。
因為無法接納自己,所以自己對自己沒有信心,害怕自己失敗,害怕別人說自己不行,所以不敢嘗試,害怕別人的否定。
催眠中她回到了幼兒園,老師告訴她:“你之前有很多問題,所以,你得去適應這個環境。”
當她適應了,她又回到了她從前的環境。
所以,讓孩子們遠離消極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同伴的力量有時是壓倒性的,同伴的力量有時是暫時的,有時是暫時的。
大多數時候,我們需要幫助孩子解決困難,但有時也需要幫助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強顏歡笑。
而孩子也是在幫助我們的過程中長大的,他們從跟我們相處中慢慢學會了如何面對困難,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獲得他們想要的支持和幫助。
所以,請不要把孩子看成是我們的“出氣筒”。
換個角度看,孩子本身就不是一無是處,他們總有他們的閃光點,他們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當我們把目光從孩子身上收回來,多關注孩子的優點,接納孩子的不足,才能幫助孩子不斷進步,獲得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靠運氣,也不是靠勤奮,而是“心”
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的人生。
孩子的成長要靠自己走,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為他提供精神支持,支撐他走出困境。
如果你有困惑,可以私信我;
如果我不懂,我還可以把家里的故事講給你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