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臉皮厚的孩子家長看什么書
01
那天在朋友圈里,看到一位媽媽分享自己家孩子看《西游記》的過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朋友家孩子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那天也特別調皮,每天回家就讓孩子乖乖做作業,可是孩子有一天問:媽媽,如果我考試沒考好,我對你的好不好,你就不會再給我好臉色,我真要讓你傷心。
于是媽媽一邊安慰孩子,一邊將《西游記》的故事復述給孩子聽。孩子也特別高興:媽媽,我真的很棒,我知道我不是個聰明的孩子。
孩子的媽媽翻看了一下那些關于《西游記》的內容,才發現原來《西游記》只是一本論述文學的課外讀物,而在孩子眼里,那些故事是單純的、天馬行空的,而這些故事情節則是屬于孩子的幻想。
所以,讓孩子盡情地想象一下,好的寫作文是有靈感的。
其次,引導孩子仔細觀察一些書中的故事情節。
有的時候,孩子會模仿一些帶有一些小動物的小動物的情節,比如他們有兩只老虎、獅子、香蕉和大象的故事。
如果你可以說:“青蛙,你真像小白兔的眼睛彎彎的,真可愛,像一只大老虎的眼睛彎彎的,還像一只白狐貍的嘴巴彎彎的,真不錯?!边@樣孩子們就會從心里對自己產生信心,也會覺得寫作文很有趣,同時也會自發地增加自己對寫作文的興趣。
不要吝嗇夸獎。
著名作家王小波說過:“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p>
也就是說,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歡寫作文,他們是認為自己太笨了,他們不愛學習,于是就開始逃避學習,這實際上是一種逃避。
其實這也是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一種消極的態度,當孩子覺得作業太多,太難,而產生逃避的心理時,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及時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引導孩子自己動腦筋思考,自己去解決問題。
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更有興趣,而不是沉迷于于不良情緒之中,無法自拔。
如何幫孩子克服作業拖拉磨蹭?
1.培養孩子良好的時間觀念
孩子做作業磨蹭,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讓孩子知道每天什么時間應該做什么事情,做完作業,可以玩兒什么,不可以干什么。
時間觀念強的孩子,不僅能很好地完成作業,而且還能養成他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2.讓孩子養成好的時間觀念
父母要讓孩子明白,時間的流逝,是一種必然的,合理的時間觀念也會幫助孩子戰勝磨蹭,讓孩子明白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
3.父母不催促孩子,不催促孩子
作為父母在督促孩子做作業的時候,要學會放手,不要總是用命令的語氣,不要總是催促孩子。
3.讓孩子知道做什么事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
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如果他們磨蹭,那么他們就會失去對自己的責任心,有磨蹭的習慣。
孩子在催促的過程中,他會明白時間的重要性,慢慢的他們就會形成時間觀念。
父母要為孩子創造一種輕松的環境,讓孩子學會自己管理時間,孩子在父母的監督下,會更加有時間觀念。
孩子寫作業磨蹭,是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安排時間,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父母也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父母要多讓孩子鍛煉孩子,讓孩子知道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自己的事情。
4.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不管孩子怎么樣,在制定學習計劃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學習計劃。
計劃要具體且明確,比如寫作業用的時間段、具體到每天要做什么事情、看書、做練習等。
要根據孩子的情況去合理制定,不能太詳細,然后按照自己的規劃來做。
比如一晚上寫完作業就要休息一下,否則第二天就沒有精神去做,這些都是不利于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
想讓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建議父母要從小事做起,因為好習慣的養成很難,但是計劃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執行,否則就會打折扣,而且還能讓孩子養成獨立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