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半的孩子任性不聽話該如何整?
小男孩常常堅持早上不去幼兒園,早上拖拖拉拉,怎么催都沒用,家里到處是雞飛狗跳,奶奶總是對他百依百順。
星期天,爺爺奶奶帶著他來奶奶家玩,結果剛一放車,他就從高樓上跳下,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現在很多家庭都有因為孩子任性不聽話而讓自己”心力交瘁”的感覺,更有家長為了教育孩子不惜打罵孩子。
如何教育孩子不聽話,相信很多家長都是既頭痛又無奈,甚至是想盡了各種辦法。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束手無策,總不能聽之任之吧,那孩子賭氣就會不聽話,父母還能怎么辦?
其實,父母要敢于面對孩子的任性,敢于對孩子說”不”。
對于6歲以上的孩子,父母要學會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來面對孩子任性。
孩子任性的背后,都有”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孩子產生了焦慮的心理。
為什么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做”分離焦慮”,指的是當與親人分離時,產生的焦慮情緒。就是孩子產生了強烈的焦慮感,孩子焦慮,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精神壓力,孩子對于生活和學習的熱愛生活,所以會表現出來的狀態是很明顯的孩子的情緒困擾。
我曾在自己的工作中見過這樣一位”上班族”,他因為孩子總是鬧脾氣,想通過自己動手幫孩子買車票,卻遭遇到了令人不解的””小事”。
但是,”小事”背后的真實感受,恰恰就是孩子存在的”分離焦慮”。孩子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時,對于環境的感知,往往是通過家長的行為來判斷的。
有的家長在孩子第一次上幼兒園時,就對孩子進行了嚴厲的處罰,這種懲罰會給孩子帶來非常負面的心理暗示。這會使孩子在與人交往中,產生一種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往往會對孩子的一生產生不可磨滅的影響。
而在孩子進入到幼兒園的這段時間內,家長的作用非常關鍵。當孩子要重新適應幼兒園生活時,家長應該做的是適當地給予幫助,不要過度”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