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說再不聽話不要他了,再不聽話就把你扔出去,說再不乖就讓警察叔叔來抓走,這樣的話只是一時氣話,還不足以引起孩子的警覺。
孩子為什么要聽大人的話?
孩子為什么要聽大人的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為什么要聽大人的話?
很多家長覺得,我們都是為了孩子好啊,我們都是為了他們好啊,他們才不會聽我們的話呢。
如果我們和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將來考上重點高中,不要像他一樣玩,多學一點”,孩子說,“我要像你一樣優秀,不要像你這樣沒有上進心的人”。我們本來是希望孩子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不想讓孩子做一些我們認為正確的事情,可我們一直按照他們的想法,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將來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出人頭地。
在我們的這種潛意識下,孩子們就有很強的動力,他們就會拼命學習,不斷進取,不斷進步,不辜負自己的汗水和青春,這是正面積極的正能量,這是正面積極的正能量,因為我們很清楚地知道,我希望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不論什么時候,都要努力學習,努力拼搏,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正能量的正能量。
現在的家庭教育的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家長給孩子的壓力越來越大,孩子要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多,也就越來越多,也就出現了,孩子只要在家中,也就會感到非常的壓抑,他們想要逃離這個家庭,想要逃離這個家,可是在這個家庭里,他們卻不能逃離,只能是壓抑著,但是又不得不面對。
為什么家長總是會有這樣的心理呢?因為我們對孩子的愛,就像是孩子身上掉下來的一塊石頭,如果這塊石頭落地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所承受的壓力就會讓他的內心所承受的壓力得到釋放,這就會讓他越發的抑郁,甚至會出現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態度,讓他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動力。所以說,我們愛孩子,就要讓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讓孩子去體驗他自己所感受到的快樂。
02
父母總是一味的控制孩子的人生,孩子會認為自己在父母眼中永遠是最優秀的,自己為了父母所付出的努力,可以沒有任何的不對。所以我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做一些自己所想做的事情,給他自由去發展自己的愛好,多去嘗試不同的事情,孩子就會越來越優秀。
03
為什么會這樣說呢?
1、有時候“直升機式的家長”會導致孩子缺乏活力
當父母“盤旋”孩子的思想時,孩子就會做某些事情,而在父母的心理指導下,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好。
2、孩子被父母貼上的標簽,使孩子難以接受
當父母過分關注孩子的外在行為時,他們的孩子就會被父母貼上“不聽話”的標簽。例如,孩子在學習的時候,父母不斷的看電視,這會使得孩子的注意力無法集中。但他們在看電視的時候,就會減少活動的時間,孩子就會覺得這樣的行為并不值得被關注,從而變得越來越差。
3、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現在大多數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會在孩子身上寄予厚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龍成鳳。
但有的父母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教好自己的孩子,他們可能經常會因為自己的期望過高而給孩子貼上“不聽話”“不孝順”等標簽。
這就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心理壓力,甚至認為父母和自己不是一個層次的人,自然而然孩子就會因此而變得越來越差勁。
4、父母總是喜歡挑刺批評孩子
“你怎么這么笨!”“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多優秀。”“你看看你隔壁家的孩子,再看看你……………………”
這些話孩子聽多了耳朵就會漸漸產生厭煩的心理,不愿再和父母分享自己的事情。
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自卑、膽小、封閉,不敢輕易與人交談。
五、和家長對著干,爭取主動溝通
很多家長覺得孩子的青春期叛逆就是孩子的無理取鬧,當孩子對家長產生不滿時,家長更加的憤怒暴躁,于是陷入了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