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說孩子上課不聽話,上課不認真聽講,小動作多,下課不積極舉手回答問題,作業也不認真完成,成績下滑很厲害。
作為孩子的媽媽,我們問了一下孩子上課不聽講,上課坐不住,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是他注意力不集中?是不是老師講的內容聽不懂?是不是課堂作業不會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是不是剛開學的時候能按時完成作業?是不是按時復習預習了?是不是學習成績突然下降,喜歡和其他孩子玩了?是不是情緒很不穩定?
是不是出現了考試成績下滑,身體不舒服?總是玩手機?
是不是在學校和同學打架?是不是突然性情大變……
孩子學習跟不上,上課不認真聽講,做作業時走神,并且很抗拒家長的批評指責,這會讓孩子內心產生對學習的反感,甚至會討厭家長的嘮叨和訓斥。
如果孩子是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多關心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輔導,并且和孩子一起解決,幫助孩子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三、和孩子多溝通,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沒有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到了初中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造成孩子不能夠適應初中的學習生活。
進入初中后,孩子開始有了自主意識,自主意識越來越強,不愿意被家長嘮叨和管束,這也是孩子能夠快速成長的重要的階段。
進入初中后,家長不能再像小學時那樣,管著孩子學習,孩子也不能像小學時那樣,家長管著孩子學習,孩子也不會主動學習,在學習中找不到成就感,成績自然就不會好。
因此,在孩子小學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方法,特別是從小學階段開始,要讓孩子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如何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好“四兩撥千斤”的準備。
如果孩子在小學時學習習慣還不錯,但到了初中、高中時,就“半途而廢”了。
學習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能看到效果的。學習習慣也是如此,需要家長長期堅持,給予孩子足夠的“執行力”。
很多孩子在小學時學習習慣不好,并不是他們不聰明,而是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但在初中這個時期,如果孩子身上沒有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可能在學習上就會變得沒有效率。
有的孩子可能對于作業、閱讀、復習沒有計劃,并不是他們不想集中精力,而是他們根本沒有學進去。如果孩子自己想學習,但是沒辦法獨立,而且還沒有找到好的方法,只是一味的依靠父母,很可能就會“得不到”。
而一些沒有目標的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也會降低,學習態度會變得消極。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越來越不愿意動腦筋想學習,而是在家長的催促下才開始學習。甚至有些孩子會想辦法和家長討價還價,或者干脆不學習了。
三、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
1.和孩子一起找到學習的興趣。
一位家長曾問我:“老師,我的孩子不喜歡學習,怎么辦?”
我說:“你認為呢?”
他說:“我也不知道,也不敢問?!?/p>
我說:“那就先做給孩子看,你看著他做,做好了,他在學習上就有信心了。”
結果他真的做到了。
2. 經常給孩子正向強化訓練。
曾經有家長跟我說:“我家孩子不寫作業時,你就讓他看書,我看電視時,他就在那兒看電視,有時候我們坐在那里,他還在那兒玩,真煩!”
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孩子的意愿不想寫,而是因為他內心的掙扎,掙扎的厭學,不是孩子自己想的那樣,而是有些什么原因讓他不想寫作業。
我們要了解孩子厭學、不想寫作業的原因,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孩子厭學,一般分為三種情況:
1. 第一種情況是厭學
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孩子學業的事情太多了,在學校里會被老師批評,被同學欺負,甚至被老師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