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直接不聽話怎么辦?
我家兩個孩子都特別聽話,老大很乖巧懂事,老二特別貪玩,周末父母都要上班,只有老二在家是個乖乖聽話的好孩子。可是最近,我姐姐發現弟弟的好像總是“頑皮”,總是喜歡在弟弟犯錯誤的時候去“搗亂”。
今天姐姐跟我說,他們的弟弟最近經常不聽話,叫他做的事情總是拖拖拉拉的,即便被叫去做也會很沒有時間觀念,拖拖拉拉的,每次都要說“他/她就是不做”才會去做。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姐姐還問,為什么弟弟總是做著做那些事情,自己的弟弟卻總是跟著搗亂。姐姐也不好意思說。
實際上,孩子就是孩子,對于父母的一些要求,他們能做到內心也是很不情愿的,因為他們的能力有限。也就好像父母的一些要求,他們也不會去做。他們有的時候還不如弟弟好。
而弟弟卻表現出了許多有些“壞習慣”的特征,讓他們很是反感,于是,他們就會在與父母頂嘴的時候使用“暴力”,但這種情況并不罕見。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孩子吃飯時總是橫沖直撞
他們有的時候還是很有禮貌的,只是在用詞上常常存在一些雷同的錯誤,比如在飯前一小時不許看電視、挑食,到點睡覺時必須關掉電視;
孩子明明有自己的手機,但是卻會在社交軟件上聊些小話
而不是直接抄答案;
公共場合經常說“不”,而且從來不理別人的東西
7歲的軒軒軒軒從上小學一年級開始,爸爸就經常帶他在外面吃飯,“晚上吃完早點回家”、“你的房間不收拾,明天再跟你媽媽要回來”。
軒軒軒在家里,是被爸爸媽媽關在屋里的,每次吃飯時爸爸媽媽都要叫他先洗手,給他講道理,不然就會頂嘴,爸爸說“不行,不洗,再玩就不洗”,媽媽說“不能洗,不洗”。軒軒軒軒軒這么小就開始跟父母頂嘴,說什么都是沒用的。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軒軒軒軒的脾氣越來越暴躁,“不”字經常掛在嘴邊,一生氣就開始摔東西,說臟話。爸爸媽媽說什么都不聽,只要他一生氣就大聲吼叫,爸爸媽媽說什么,只要他聽什么,他就跟誰發脾氣。爸爸媽媽說多了,軒軒軒軒也會頂嘴。爸爸媽媽說多了,他就干脆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軒軒軒軒軒軒軒的不良行為就是典型的易怒型的表現。
易怒型的孩子怎么辦?
很多家長都會覺得很難理解孩子,那么,怎么才能理解孩子呢?首先,要接納孩子的情緒,不要急于壓制他,等他的情緒平復后,再慢慢幫他分析事情的始末到底。
如果孩子因情緒失控,出現打人、罵人甚至是動手打人的行為,就要及時進行制止。
如果孩子的情緒是失控的,就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原因,并且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發泄。
家長要抓住”知易行難”的原則,避免孩子大哭大鬧,家長要做到情緒平和,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讓孩子清晰的知道自己的真實訴求。
當孩子有情緒時,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表達。孩子若是發脾氣,那么,家長要充當孩子情緒的容器,等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后,再和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擁有自己的小脾氣。在家中,家長要堅持陪伴孩子一起看書,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認真讀書。
孩子出現的問題,往往是多年積累的結果。家長要多關心孩子的心理,陪伴孩子一起積極面對生活。
我們不要因為工作忙,就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如果我們平時多關心孩子,對孩子的內心世界保持關注,積極引導,這也許對孩子的成長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