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坐車不聽話,坐在凳子上,來回折騰半天,可能家長沒有發現。
遇到這種情況,很多家長會采取一些強制性的方法,讓孩子吃飯不好好吃,坐在椅子上不專心,把吃完就讓走開,或者給孩子另外買玩具等等。
甚至有些家長會把孩子單獨留下,單獨留在家里。雖然有些父母會經常帶孩子外出,但孩子在父母面前,就會表現得乖巧聽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樣的情況并不是孤例,在很多家庭中,孩子不聽話,讓父母覺得格外沒面子,而有些父母還會比較強勢,因為孩子的想法太多,而不被理解。
這讓家長覺得,為什么孩子這么聽話,自己的意見是多余的,自己就不需要聽孩子的。
因為,父母的這種做法,就容易讓孩子聽話,也會減少矛盾。
殊不知,被強勢父母教育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感覺到的壓力比被帶跑的孩子要大得多。
比如,一個親戚家的孩子,父母從小對孩子要求比較嚴格,導致他的性格比較內向、膽小,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敢在外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意見,但他又特別喜歡說一些自己不喜歡的話,哪怕是事后,他仍然會很自卑。
長大后,他工作的時候,也是被父母要求非常優秀,時常處于壓力之下,讓他活得很壓抑。
所以他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但卻又不得不去迎合別人,所以他才會比較叛逆。
就像《小歡喜》中宋倩對女兒喬英子說的:
“你喜歡的那個明星,也許不是他的全部”
宋倩對女兒喬英子的愛就是無條件的,只要喜歡她,她都會全力支持。
但是她卻并沒有意識到,正是這份愛讓她陷于壓抑,以至于得了抑郁癥。
“為什么別人家的孩子那么乖,我就這么不乖?”
“你喜歡的那個明星,是他給你自己臉上抹了一個黃臉”
“你知道為什么他總能第一時間給別人帶來歡樂嗎?他能給你帶來安心和快樂嗎?”
聽了父母的話,喬英子很難過,一直悶悶不樂。
一直以來,媽媽對她都是冷漠的態度,所以她在媽媽面前很沉默,不愿和任何人說話,所以即使在她長大了,媽媽也不會主動去關心。
所以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慢慢變得自閉。
但她和媽媽之間沒有深層次的交流,當她不再輕易向媽媽求助,她不再愿意求助,她不再給任何人傳遞快樂,她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傀儡。
她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的對抗上,她的內心充滿了挫敗感和迷茫,她希望能夠在媽媽那里得到支持,所以才會叛逆。
但是她又必須要在媽媽那邊表現得更好,否則她的內心就會產生矛盾,因此,她只能通過叛逆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3、學會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小麗的媽媽面對女兒的叛逆期,常常會做出一些夸張的舉動,比如,有一次她帶小麗去超市買東西,因為膽怯,她不小心說錯了一句話,在她的眼中,小麗是壞女孩,于是就對小麗進行了一番責罵。小麗的媽媽對小麗進行了教育,讓她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不要相信陌生人,她答應了媽媽的要求,因為這是正常的。可是小麗媽媽發現,小麗一個人小心翼翼地做出了一個錯誤的選擇,并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而且,她還有很多其他的選擇,比如,不尊重小麗的想法,不跟小麗交流,不和她做朋友,讓她安心在家等媽媽來接她回家,不允許她偷吃小薯片,不允許她在外面撒謊,甚至還偷偷地告訴她,自己在家待著呢。
這個時候,小麗媽媽終于清醒過來了,對小麗說,媽媽相信你可以做出正確的選擇。從那以后,小麗再也沒有撒謊,媽媽再也沒有因為女兒做的不對而指責小麗。
心理咨詢師表示,父母的看見和回應,就像一面鏡子,能讓孩子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