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不聽話該不該打?
昨天帶著兒子在公園玩,把一個孩子扔在一邊玩,撿到玩具后又轉頭對另一個孩子說:“咱們一起撿”,另一個孩子還是想玩,無奈,就直接回家了。
沒多久,我也看到一個小男孩躲在路邊,我就讓那個孩子和那個小孩一起撿玩具。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時候,其他孩子已經回來了,孩子還是不依不饒,拉著那個小男孩的手說“不要”,甚至還邊哭邊喊“媽媽,不要媽媽”。
媽媽和周圍人群,好奇心、防范力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拉了回來,看到我一路上都沒有哭鬧的孩子,還是一副看起來沒哭沒有嚎的樣子,她還是忍著沒發聲,顯然她的內心也非常委屈。
沒辦法,我沒有及時阻止她,只是默默帶著她回家去看了,等她情緒穩定下來,我繼續問她,你覺得媽媽這樣做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媽媽一直耐心地告訴她,如果你要是再哭,媽媽就和你一起回家。
一開始她孩子一直不肯答應,說是自己錯了,但又不敢發脾氣。我想著只要她答應,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結果也是真的改過了。但過了兩天,她媽媽還是會忘掉這件事情,或者還想著重新盤問一下。有時候我覺得有點小題大做了,小朋友也會羨慕我,覺得我媽能理解我的心情。這個想法在我媽媽看來是可笑的,她本來可以堅持一輩子的,只要我明白了,媽媽就不會放棄我了。所以我現在必須得聽她的。
今天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位資深心理咨詢師賀頓老師的“親子溝通指南”
,
這位心理咨詢師告訴我:很多家長在咨詢室里咨詢,我們有些父母和孩子在互相指責,互相指責的時候,我們會認為我們的溝通就是失敗的,因為我們的溝通是失敗的。
我的同事很苦惱,她希望孩子每天回到家之后都把自己關在房間里,都不跟父母說話,這讓她很苦惱,因為她不知道如何跟孩子進行溝通,什么樣的溝通才是有效的。
而我們的同事,由于工作的關系,常年出差不在家。她的丈夫是一個外向的人,他覺得孩子有安全感很好。但是,他發現孩子有時候根本不愿意跟她講話,孩子的話到了她耳朵里,總是堵死話。她覺得自己工作很忙,總是回來看孩子,也很少跟她溝通。
她覺得自己這樣的性格很痛苦,卻不知道如何跟孩子相處,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相處,只能通過各種方式來緩解自己的痛苦。
這就是典型的焦慮情緒,和孩子溝通時的惡性循環。
第二部分,如何化解自己的焦慮情緒?
1、家長別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帶給孩子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是從父母那里繼承到的,父母的焦慮情緒會帶給孩子一種錯誤的感受,他們會覺得我的焦慮情緒都是因為父母造成的,他們很難控制我的情緒。孩子也是一樣,他們也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天天像上班一樣的嘮叨,因為這是對他們自己的不信任。
所以,作為父母,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問題,我們應該多聽聽孩子怎么說,給孩子傳遞出他們的想法和情緒,不要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
2、不要總是關注孩子的負面行為
孩子的負面行為一定要幫助孩子找出來,這需要家長和孩子的共同努力,而且不僅僅是靠批評,大聲地吼罵孩子,往往還會讓孩子的負面行為不斷升級。父母如果能從一開始就發現并給予孩子足夠的愛,那么他們會減少負面行為的發生。
3、注意觀察孩子
孩子天生敏感,因為他們可能會更加注意觀察周圍發生的事情,觀察周圍的人。如果你的孩子經常出現焦慮的情緒,你可以試著去看看他們的朋友,看看他們是如何互動的。當孩子在使用社交媒體方面的時候,請給孩子展示出來,不管是忙著拍照片還是在聊天,都是因為父母的關注。
在手機的使用上面,父母可以陪伴孩子找到很多有趣的興趣愛好,讓孩子把時間花在這些興趣愛好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