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的心情說說語言,下面這3種場景,父母也許會被逗樂,殊不知,這些場景是孩子的真實寫照,父母也是合格的父母,他們希望通過言語向孩子傳達出內心的想法。
作為一名家長,對孩子的每一個要求都給以最合理的理解,如果孩子達不到你的期望值,你就會生氣,生氣的樣子和聲色俱厲的表情和語言就會造成孩子顫栗,逐漸失去了自我,而且還會愈發的叛逆,孩子不聽話是很正常的,這需要父母有智慧的去處理。
孩子不聽話的表現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表現一:做事磨磨蹭蹭,經常寫到很晚
每當父母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即使孩子再怎么磨蹭,但總是不能按照正常的時間點完成作業。剛開始寫作業的時候,孩子會想著馬上就能把作業寫完,然后父母還可以玩一會,但是時間久了,孩子發現自己也沒有完成作業,于是就開始磨蹭,直到父母發脾氣,孩子才磨蹭著不情愿地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表現二:做事磨蹭,永遠都要干一些別的事
經常聽到父母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忍不住吼孩子:“快點寫啊,怎么還沒寫完,你怎么這么磨蹭?”“這道題講了多少遍了,再寫不就寫個不停。”
其實,孩子寫作業是很磨蹭,因為他沒有養成認真寫作業的好習慣。這樣一味催促孩子,會讓他對學習產生排斥,拖拉的習慣也會越來越明顯。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做事磨蹭,因為家長催促導致孩子遲遲不肯開始寫作業,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父母首先應該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存在問題。如果孩子確實存在磨蹭的習慣,就要及時改正,如果已經養成了磨蹭的壞習慣,就要立刻改正,不然只會影響孩子的學業。
父母應該怎樣教育孩子?
01
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很多父母遇到孩子寫作業磨蹭的問題,第一反應就是火冒三丈,上火,然后就是“怎么樣,怎么樣,這樣的孩子都是你的,你怎么樣,你怎么樣,你怎么樣………………”
很多父母覺得,反正孩子也是自己的,我就是對孩子有要求,對自己好,為孩子操心,所以,無論孩子做什么,父母都要忍住,不高興不說話,在這種錯誤的模式中,父母的教育方式只會更加傷害孩子。
錯誤的教育方法很容易毀掉一個孩子,這句話很難讓孩子改正。
我很慶幸自己從小被爺爺奶奶撫養,我們父母生下了我,我把我和爺爺奶奶帶大,沒有溺愛孩子,沒有打他罵他,沒有罵他,一切都依照他。
這一切像極了我上大學時的同窗。
當我們遇到一個完全不懂孩子的時候,父母總是想方設法的想要指導孩子,卻沒有任何的耐心。
我朋友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學二年級,平時在學校也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我和朋友也很擔心,而且朋友知道孩子性格天生就隨了他的性子,總是怕孩子出去玩會迷路,會跟孩子說:
“別動小弟弟,乖一點,不要把玩具弄壞。”
“這么大了,怎么還搞這么亂七八糟的?”
“就是玩這些玩具嗎?沒什么大不了的,小孩子別整天瞎玩。”
孩子一聽,可能會更生氣,最后沒辦法,家長只能讓孩子繼續玩,不聽就直接把孩子給扔掉了。
可鄰居家孩子并不這樣,玩具弄壞了,孩子不僅不道歉,還“總是對著干”。
其實,像鄰居家孩子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遇到過,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自我意識突然爆棚,喜歡說“不”,不管家長怎么說,他都會頂嘴,甚至還手打父母,家長無奈,只能讓孩子繼續“認命”。
其實,家長應該換位思考,當孩子頻繁說“不”的時候,其實是在向家長發送“不”的信號,說明孩子的自我意識在慢慢覺醒,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來表達自己的意見,證明自己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