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個不聽話的孩子,貌似也很聰明。在班上,我能夠想到他除了自己,再也聽不到他話,什么話都聽不見。也許是有原因,但根本原因是他習慣了你的叨叨,我自然不愿意聽你的叨叨,還有就是特別信任我的嘮叨。如果我們的交流方式不改變,很容易給孩子留下“我不聽你的”印象。
(3)站在孩子的立場考慮問題。
在《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書中,作者寫道:要尊重孩子的獨立,同時要明白,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當孩子不愿意好好學習,和父母頂嘴的時候,父母不妨把他當成朋友,坐下來和他聊一聊,聽聽他的心里話,也許能夠幫助他解決一些困惑。
(4)給孩子充分的關心和愛。
很多孩子不愿意好好學習,是因為父母給予的愛不夠。當他們感覺不到父母的關心和愛的時候,也就會懈怠,用不學習的方法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多關心孩子,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這樣孩子才會有動力去努力學習,才會對學習有興趣。
(5)不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痛苦的事情。
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都是因為學習帶給他的挫敗感太重了。他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努力,已經很努力了,但是結果卻是差強人意。讓孩子不要覺得學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其實現在的孩子學習辛苦的原因也是很大的。他們更多的是不知道學習的意義是什么,所以只能說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需要幫助。
4.父母的焦慮情緒會讓孩子的努力無法發揮出來。
當我們對孩子的成績很焦慮的時候,我們很有可能就會對孩子采取一些錯誤的行動。比如說:看到孩子除了學習之外,其他的行為都不會出現了。
比如說:我們看到孩子沒有學習,我們就會把孩子的所有的行為全部都壓制住,認為孩子學習是在浪費時間。如果我們說:孩子在學習上沒有努力,我們有可能會指責孩子:你怎么能夠這么做?你就是不好好學!
這樣的結果,當然不會讓孩子把學習與這些事情聯系起來,更多的時候會用別的行為來代替學習。當孩子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陪在他身邊,在他旁邊留意他,同時跟他交流,問問他的想法。
如果我們不在孩子身邊,只是每天監督,他學習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拿起手機,全心全意陪在孩子身邊?如果我們不在家,有沒有給他關心和愛?如果我們給他一個精心設計的禮物,讓他感覺到了我們的愛,我和他在一起,他就不會再去網吧,而是跟我們在一起。
有什么事情,要說出來,做出選擇,想辦法,讓孩子自己選擇。當然,如果孩子感覺到自己被尊重,他也會愿意和我們在一起,而不是要求和我們在一起。
很多人說,上面的三件事情,都是給孩子樹立規矩的好機會。只要做了這些,就讓孩子心甘情愿地跟我們合作。這就是個很好的機會。
下面這三件事情,父母再忙,也別偷懶。
第一件:別把手機當獎品。
在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要及時表揚,表現不好的時候,我們也不要吝嗇表揚。因為不管是什么獎品,都是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父母的一種稱贊。當孩子有進步的時候,一定要給他鼓勵。比如孩子在上網課的時候,我們不要吝嗇表揚孩子,可以鼓勵孩子跟同學一起學習,討論問題,考試的時候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為了掌握知識,同時也是為了建立個人價值。當孩子學習的過程中取得進步的時候,一定不要吝嗇表揚孩子。
第二件:別拿別人家的孩子跟你的孩子對比。
有的父母為了激勵孩子,會拿孩子跟自己的兄弟姐妹或者閨蜜比較,
這樣的比較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被父母喜歡,從而更加失去信心。父母們不妨試著這樣做:
夸獎孩子的時候,要具體地點描述自己孩子的進步,比如說:“媽媽看到你學習進步了,真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