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是拿別人家的東西,從小孩子的角度來講,如果不拿別人的東西,長大后肯定會被周圍的人“討厭”,并且認為這是一種行為習慣,其實這屬于一種“社會感”,孩子有主見,說明孩子是有獨立判斷能力的,他懂得去判斷是非對錯的。
鄰居家有兩個小孩子,都是自己手里拿的玩具,但是由于那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太大,很明顯這兩個孩子的年齡差距太大,所以在吃飯的時候看到了這個玩具后,兩個孩子的媽媽就給孩子買了一個玩具,但是鄰居家的孩子看到了后,直接上來就在地上砸了妹妹的玩具,對于兩個孩子來說,是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沖突,對于這兩個孩子來講,都是不應該發生的事情。
另外一個孩子也是因為想要一個玩具,而在地上砸了妹妹的玩具,這個孩子的媽媽就直接就開始對這個孩子進行斥責,結果呢,兩個孩子還是一樣的哭鬧不止,兩個孩子的媽媽就很無奈的選擇了將兩個孩子都哄好之后,同樣的時間也在家里玩起來,兩個孩子之間的關系也就變的非常融洽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教育專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的問題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種心理或行為問題,一定和父母的行為有關系,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關系。”
也就是說,孩子的每個年齡段,他的心理發育是有規律的,每個階段的心理發育特點也不同。在某個階段,孩子對某種事物的行為模式,如果被理解,也會有迥然不同的反應。
所以,家長要正確的認識到孩子的思維模式是向上的還是向下的,而不是對立面,正確看待孩子的成長,做孩子的朋友,學會和孩子敞開心扉和孩子平等相處,平等對話,給孩子一定的尊重,讓孩子有一個美好的童年,做孩子一生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