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煩躁郁悶崩潰的說說吧
小鵬,一個13歲的男孩子,父母離異,跟著爸爸住在一起。
小鵬爸爸每次吵架都會跟媽媽吵架,所以跟媽媽一樣經常吵架。爸爸經常打他,動不動就動手打人,所以孩子非常的敏感。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小鵬爸爸經常出差不在家,而且還經常給小鵬的作業打電話,說媽媽對小鵬照顧不過來。小鵬也經常跟媽媽說,誰誰誰媽媽把媽媽收拾好了,所以媽媽不在。
有一天,媽媽又打電話,說要去給爸爸打電話說:“小鵬爸爸,你不在家吧。”說完就往回打了,孩子竟然生氣地使勁踩上了媽媽。
其實,媽媽帶著孩子去樓下找爸爸,并不是一定要爸爸回去,而是希望爸爸可以多陪陪他。當小鵬和爸爸在一起時,孩子會變得活潑可愛,容易相處。可是當爸爸回家時,爸爸就一定要工作,要忙到很晚才回家,這對孩子來說,就相當于把孩子從媽媽的懷里拉出來,又是關愛又是刻薄。
爸爸長期不在身邊,孩子更加依賴爸爸,一旦離開家,孩子就會變得很孤獨。孩子沒有歸屬感,會感到空虛,覺得沒有人能陪伴,變得很焦慮。
可孩子也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媽媽們就需要抽出時間來陪陪孩子。可是很多媽媽,愿意放下一切,身在曹營心在漢。有的時候孩子問自己一個問題,媽媽從來都在心不在焉的時候,有的時候孩子說的話,媽媽都沒有放在心上,總是覺得自己管不好孩子。
爸爸忙著出差,媽媽又要照顧孩子,還要教育孩子,處處都是為孩子好,但這樣的教育方式,無疑是顛倒了孩子的成長。很多孩子的心理都是在媽媽溫暖、愛護中成長起來的,媽媽對孩子的愛往往是無限的。這種愛的方式,也會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激父母,愛自己的家人。
【我是勵志職場辣媽,多平臺邀約原創作者,專注孕產、親子、育兒,親子閱讀踐行者,健康育兒倡導者。】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