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不聽話的孩子應該的管教和規范才可以嗎?
一直以來,小度的媽媽都以孩子為驕傲,總是拿她的優秀來夸獎,讓她覺得“我家孩子那么優秀,我家孩子以后肯定是個廢物,能不優秀嗎?”
但實際上,小度的教育方式,反而導致了她無法和媽媽走出心房,最終導致母子關系很僵,也讓媽媽很糾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小度也說,她覺得自己就是個白癡,完全不愿意和媽媽說話,她不喜歡聽媽媽的話,她總是想到媽媽總是在責罵自己,也不喜歡媽媽總是在別人面前指出她的缺點,所以,她覺得自己很糟糕,很累。
父母的控制欲,讓她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被父母控制,不被信任,覺得自己怎么努力都做不到,就會變得更加焦慮,自信心就會受到影響,自信心也會越來越差。
孩子產生不自信的原因有很多,但是父母的控制欲,恰恰是孩子自卑的根源。
小時候,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是比較嚴的,他們希望孩子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他們不耽誤學習,他們的要求是很合理的。
在父母的控制欲下,孩子無法成為自己的主人,也就無法擁有自己的生活。
2、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能擁有掌控自己人生的能力
焦慮的孩子,總是對自己的情緒很敏感,也許不是孩子的錯,但卻會導致孩子難以掌控。
當他們無法掌控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就會陷入到自我懷疑中,從而變得自卑。
當他們的情緒變得很糟糕時,他們甚至會選擇自殺。
圖片來源于網絡
所以我們要引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緒,能掌控自己的情緒,不掌控他人的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當孩子犯錯時,我們不要急著去責備孩子,也不要把責任全部推到孩子身上,而是要找到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幫助孩子更好地度過這個時期。
3、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是什么?
我們家長要深入了解,幫助孩子克服焦慮,就要先從孩子的焦慮入手。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要了解孩子產生焦慮的原因。
有些孩子焦慮是因為父母平時對他的要求太高,孩子的成績一出現波動就很緊張。父母一旦孩子有些小的進步,父母就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怎么這么差勁,或者是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下降了。
而有的孩子,對學習成績的波動過于緊張,反而會導致孩子,對學習越來越恐懼,越來越不喜歡學習。
孩子們的恐懼是因為父母過高的期望所帶來的,父母過高的期望也會給孩子造成壓力。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影響
很多父母對孩子期望值過高,不僅會導致孩子的焦慮情緒,也會影響孩子的焦慮情緒。
父母期望越高,對孩子的壓力越大,當孩子不能滿足父母的期望時,孩子就會出現焦慮的情況。
父母期望過高,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
1、降低孩子的自我期望
父母過高的期望,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不良影響,不僅會降低孩子的自我期望,也會導致孩子,不敢或不愿接受自己本來的普通,自己和父母的期望漸漸脫離了自我。
很多父母的期望過高,不僅不能達到孩子的心理預期,還可能會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
哈佛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教授莉蓮勒德·沃特研究發現:期望越高的孩子,大腦發育速度就越慢。
父母過高的期望值,也會讓孩子產生壓力,從而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
2、 引發孩子的“破罐子破摔”心理
大多數孩子會認為父母不可理喻,也無法理解自己,這樣的父母會讓孩子感到壓抑,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如果父母不能理解孩子,經常打擊孩子,很可能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的努力和成績都是無用的,甚至可能會打擊孩子,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并且會形成一種自卑的心理。
孩子內心就會出現一種低落的情緒,很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的心理,從而導致出現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3、 孩子的求知欲得不到滿足
現在的家長都很注重孩子的教育,不管孩子愿不愿意,也會把孩子帶到各個補習班,想盡一切辦法讓孩子提高成績,能夠上一所好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