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的稱呼,叫做“無禮貌的小孩”。說不禮貌的稱呼,叫做“沒禮貌的小孩”。
2
不聽話的小孩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弟子規》說:“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規矩應該很好地遵守,并且應該在遵守的過程中盡量把控好自己的行為。
如果一旦規矩制定出現問題,孩子不聽,就罰他關掉電視、罰站、罰站。懲罰方式一定要溫和而堅定,而不是歇斯底里地叫他關掉電視、罰站。
有的孩子會故意破壞規矩,不遵守。這時,我們就可以采取暫時隔離法。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他知道犯錯誤的嚴重性,但不能夠引起他的重視,導致以后改正錯誤越來越難。可以用“三天兩頭”的方法讓孩子習慣,他發現只要自己哭鬧,父母就會滿足他的要求,慢慢養成習慣后,也就不會輕易挑戰規則了。
2、共同商定規則,互相監督執行
其實,除了以上這些方法,最重要的還是我們家長要在溝通時講究方式方法。在溝通中我們要先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然后表達出我們的理解,最后再提出我們的建議。
此時孩子一定是很高興的,只有這樣的話,孩子才會聽得進去,同時,我們要繼續以堅定的語氣告訴他,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我們一起努力。
3、鼓勵孩子,正確引導孩子
許多家長都非常關注孩子的學習,覺得自己輔導孩子寫作業就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但是實際上,我們只是做了這件事,沒有做對這件事,并不是在錯誤下“懲罰”孩子,而是在和孩子一起研究如何解決這件事情。
比如說,孩子因為和同學打架被老師叫家長,父母可以說:“孩子,你看起來是發生了什么事情,現在你又恢復了什么了?”這就是通過肯定孩子,正確引導孩子,建立孩子對自己的信心,使其消除緊張感,從而變得更加自信。
所以,家長們平時可以經常和孩子說說一些積極的鼓勵的話,比如說:“你今天是不是表現的很棒,有什么新的想法或者是新的學習方法,你想要怎么做,可以做到什么程度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經常和孩子說類似的話,讓孩子看到父母在不斷地激勵著他,這會讓孩子更有信心,也會幫助孩子擺脫緊張的情緒。
2.做出積極的評價
家長可以經常給孩子們一些積極的反饋,比如說,“這次你的表現很好,因為你在這兒,你有學習的方法。”
在這樣的鼓勵中,孩子會逐步形成一種積極的思維方式,他也會向著父母所希望的方向發展。
3. 放棄消極的評價
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天賦進行鼓勵,不要總是拿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去指責孩子,因為孩子的能力并不是固定不變的,有可能他比你優秀,還比不過你。
4. 做一個“定力”型的父母
沒有天生完美的父母,但是我們可以學習,并且不斷地為孩子打造一個學習型的家庭環境。
如何做一個“定力”型的父母呢?
1. 鼓勵孩子積極進取
父母要幫孩子建立自信心,而不是否定打擊,要相信孩子的才能,要做到一點一滴去影響孩子,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優點和缺點,父母要把這些優點、缺點去掉,放大,變成孩子的優點。
2. 讓孩子學會做“定力”型父母
對于孩子的評價,要做到“三不打擊
”。
三不打擊:不給孩子貼標簽
。
“不打擊”就是指打擊,而不是表揚,不是全盤否認。
表揚孩子的時候,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他自信的源泉。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鼓勵,是一個溫暖的擁抱。
愛他不是溺愛他,不是支持他,不是苛責他。
因為我們不希望他自卑,我們希望他有自信的資本。
所以,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自己是獨一無二的,他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