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半孩子不聽話調皮怎么辦?這里有不少家長留言,反映的問題大多來自于以下幾點:
孩子的行為不符合我們的價值觀。
對孩子做的事情不在意,也不感興趣。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孩子不愛講話,或者做事很拖拉,而且表情很刻板,會拒絕大人的請求。
孩子不聽話,在所有這些表現中,兩歲半是最為常見的,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喜歡說“不”。
父母要做的事情是:
1、避免孩子走向兩個極端。
一種是太拗,不給孩子選擇的余地。
比如:孩子想吃冰激凌,但是冰激凌吃太多,對腸胃不好,所以冰激凌只能吃原配的,不能吃別的。
另一種是太著急,擔心孩子哭鬧影響睡眠,而喂飯時給孩子喂飯,導致孩子在情緒饑餓狀態下更易怒。
所以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看孩子的情緒是否正常,如果孩子特別暴躁,甚至還打人,那就說明孩子內心情緒饑餓狀態不太正常,需要重新調整。
2、父母可以通過看書、練習等方式,來幫助孩子緩解情緒。
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孩子,他們可能會很抗拒,尤其是在入園之前,你可以把孩子的情緒引導到正常的狀態上來。
比如:我們可以給孩子看一些相關的繪本,比如《大衛,不可以》、《大衛,不可以》等,但注意,要避免圖片和文字的直接接觸,你可以描述一些簡單的、清晰的東西,讓孩子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情緒。
3、給孩子正面管教,不吼不叫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候吼叫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家長如果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就能幫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緒管理。
1、盡量給孩子創造輕松愉悅的家庭環境
孩子的負面情緒是會隨著年齡增長慢慢變好的,但是父母如果吼叫太頻繁,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就會更大。
比如當孩子生病時,父母更加關心的是孩子的身體健康,而不是孩子成績不好這個問題。
比如當孩子情緒不好的時候,父母會阻止孩子的行為,但這種阻攔會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變得更加的暴躁。
因為父母的強勢行為會讓孩子覺得父母是不愛自己的,不了解自己,不理解自己。
當孩子的情緒來臨的時候,父母要做到尊重孩子,讓孩子先冷靜下來,然后再和孩子進行溝通,想辦法解決問題。
2、學會傾聽
父母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內心,耐心的去傾聽孩子,不要總是給孩子講大道理。
父母應該要學會傾聽,有些道理聽上去就不是那么回事,我們應該學會適當的傾聽,可以詢問孩子的感受,然后再做出反應。
比如孩子不想吃飯,媽媽就會說:“寶貝,你不想吃飯一定是你自己不想吃,下次吃飯一定會肚子疼?!?/p>
孩子玩游戲打輸了,媽媽說:“輸了,就是輸了,下次再贏了就贏了?!?/p>
孩子好不容易贏了,滿心歡喜,可是沒過多久,輸贏卻變得非?!霸愀狻?。
一個不如意的時期,父母可能要經歷很多次失敗,但是這也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
父母的理解,會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納,在愛的包圍中,孩子才能學會尊重別人,有力量,才能贏得別人。
正如馬歇爾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所說,當我們和人的溝通時,情緒可以說是一種“信號”,它告訴我們有很強的意圖和需要去滿足自己的需要。
心理學家把這種意圖和需要結合在一起,它可以分為五個方面,分別是:
第一,了解自己的需要
第二,自我了解
第三,希望
,而非暴力溝通
第四,表達自己的需要
比如,當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時,希望能照顧好孩子,希望他們能照顧好自己;當我們覺得自己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時,希望能照顧好自己
第五,表達自己的愿望
比如,當我們在看孩子不順眼的時候,希望能控制他,但是控制之前先給他看了,然后再去給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