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不接受批評怎么辦?相信每一位父母都遇到過類似問題。當孩子不聽話不接受批評時,父母一般會出現以下的兩種反應:
一種是,說教、抱怨、指責,還有就是直接忽略,只做應該做的事,不管孩子心里感覺不好。
第二種是,家長自己也不痛快,于是對孩子進行冷暴力,在很多父母的眼中,懲罰就是用來震懾孩子的手段。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懲罰的后果往往也并沒有預想的那么嚴重,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冷暴力而屈服,但是卻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最后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遠。
二種是,不聽孩子的,依然我行我素,態度強硬地執行。
比如說,孩子在家不聽話,父母就采用打罵的方式,認為孩子就是屢教不改,孩子打一頓就好了。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越來越叛逆,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父母想要孩子有所改變,就一定要先去自我反省,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言傳身教。
如果父母一味的只顧著自己,不重視自己的言行,不懂得如何管教孩子,那么孩子的成長肯定是充滿著各種問題的。
而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一切問題,都是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所以,要想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父母必須先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就像李玫瑾教授說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如何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優秀的人,是要靠父母一生來學習的。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樹立一個好的形象。
就像董卿說的那樣: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你就去做一個什么樣的人。
想要孩子變成什么樣的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
02 每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面前,家長不應該是撒手不管,而是應該以身作則。
前不久,四川一名13歲的男孩,因為不滿母親管教他,竟將母親殺死,在殺害母親后,男孩居然不想活了,嘴里還說著“不就跳下去,活該”。
可想而知,這樣的舉動將給孩子的心理帶來多大的陰影。
但是作為父母,教育孩子,還是應該嚴管,甚至可以適當的進行懲罰。
否則,孩子可能會選擇錯誤的道路上繼續發展,甚至會誤入歧途。
3、青春期的叛逆,讓孩子渴望獨立
作家麥家曾說過:“青春期就是一個危險期,可以上天也可以入地,可以是一把刀也可以是一朵鮮花。我們作為長輩,只有一種選擇,幫助他變成一朵花,抹平堅韌的地方。幫助他度過這個脆弱的時期。”
孩子出現問題,往往是作為父母沒有及時糾正,或者是教育方法不當造成的。
1、家長沒有給予孩子情緒調節的時間,讓孩子長期處于高壓的狀態
生活在父母經常吵架的環境中,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恐懼,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被愛的人,內心非常壓抑。他們會認為父母所說的話都是有道理的,自己做的不對的事情都是有理由的,內心處于一種特別緊張的狀態。
2、家長經常指責孩子
孩子的內心處于父母的高期望狀態下,他們會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父母身上。父母的指責會讓孩子內心產生巨大的壓力,并且在這種壓力下,孩子會將自己的不滿釋放出來,進而形成暴躁的脾氣,并且形成一種壓迫感,不敢發泄出口。
3、家長喜歡打罵孩子
雖然很多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但是在棍棒底下下長大的孩子真的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他們內心積攢的情緒無處釋放,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三、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發泄負面情緒?
1、家長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其實孩子也有自己的自尊心,所以在某些事情上如果情緒不佳,一定要冷靜的處理。
畢竟人在面對自己情緒的時候,總是會有很多負面的情緒的,而且負面情緒是不能隨便
發泄的,不能傷害自己,所以在孩子發脾氣時,家長應該先讓自己冷靜下來,不然孩子會覺得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了,有什么事情都不和自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