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孩子上課不聽話怎么辦
同樣是老師批評,高中的孩子聽起來似乎沒有什么大道理,甚至他們對老師的批評絲毫不感冒,而且還理直氣壯。
其實,不管是老師還是孩子,對待同一個老師的態度,會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在高中的學習和生活狀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有什么樣的老師,就有什么樣的學生”,不僅僅是老師希望你好好學習,你自己也要好好學習。
我的初中同學小宇,是我在上高中之后,聽到最多的。他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其實我也想好好學習,但我太害怕了,初中的老師說的可都是‘成績不好’,‘不努力’。”
他覺得很委屈,他很不理解為什么自己這么努力,卻沒有取得好成績,也沒有得到老師的表揚,內心有挫敗感。
我特別不理解他為什么會這樣,他明明只是在認真學習,明明老師總是希望他好好學習,卻根本沒有在意,他的內心卻早已被這些“負面”充斥著,無法抵抗,也無法解決。
我又該如何幫助他?
一、一名初三的班主任,帶過很多學生,這些孩子都是因為在疫情期間上網課學習,孩子就被班主任送來上課,這是多么令人揪心,多么令人痛心,在大多數人看來,他只是在上課時玩手機。
他的班主任是這樣訓斥他的:“你怎么可以玩手機,你怎么可以不用手機?!”
“我是在上網課,我是在查資料!”
老師一句話,把孩子的手機沒收了,并且訓斥他說:“沒收你手機,讓你以后都不許玩!”
“這是我給你的獎勵,如果你能取得好成績,我就給你買手機!”
學生說:“你哪有獎勵我就不能玩!”
家長說:“就你那點錢,你自己想辦法掙錢,把手機給我!”
家長說:“這要獎勵金!”
家長說:“你要是想買手機,我就給你買學習機。”
家長說:“不買就不能買!”
家長說:“
就不能給錢嗎?把手機給我!”
家長說:“你看,你怎么不好好學,不好好學習就不能給你買手機!”
類似這樣的對話,相信你一定不陌生。類似的家長把考試成績和“獎狀”、“零花錢”等對孩子的獎勵,本質上就是一種變相的懲罰。
老師的獎勵,無非是為了讓學生更加努力、更加出色,但是孩子沒有考好就不能獎勵,而且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更加怕因為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而受到懲罰,就是錯誤的。
所以,對于獎勵,我們要制定更加合理的獎勵,對于孩子的成績,我們要合理的去獎勵。
這個獎勵一定要首先兌現,如果兌現不了,就不要輕易去批評孩子。
也就是說,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獎勵措施。
那具體怎么做呢?
1、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和孩子之間進行情感引導就是通過情感引導,幫助孩子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去思考自己的意愿,培養孩子獨立、冷靜的性格。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去探討“應該怎樣做”。
比如孩子說,我不想上學了,我覺得上學太辛苦了。
父母可以跟孩子說:上學確實挺辛苦的,每天上學很辛苦,每天上學很累,都有些不耐煩。
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任。
只要你能夠勇敢去面對,只要你有能力承擔起責任,你就會努力去克服困難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2、從孩子的角度
尊重孩子的想法,可以跟孩子討論“上學這件事情,我可以為你的學習和生活做出什么努力?”
當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他才會更加容易聽進去。
3、把自己當成孩子的顧問
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父母不要總想著自己的想法,而是要把自己當成顧問,而是要把自己當成顧問。
這樣孩子才會更愿意和你分享他的想法,并且愿意和你討論他遇到的難題,才會愿意和你一起去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