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老師區別對待,孩子不聽老師的話就意味著什么,老師一說就會有孩子委屈了。
特別是班主任老師要求學生必須按照學校的安排做,并且要把這種做法的影響點、體現出來,這是老師應該盡到的責任,這是老師應該盡到的義務,這是老師應該盡到的責任。
不過,不少網友覺得老師是變相體罰,覺得老師為了孩子好,還是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不然老師可能會“自討苦吃”。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01
老師真的有特殊的職責嗎?
孩子不聽話老師確實有責任,可是又真的能從本質上解決問題嗎?
對此,我的回答是:老師真的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嗎?
也許老師真的有特殊的職責,但老師們真的是孩子的親生父母嗎?我們能說出這樣一個概括:老師真的沒有任何責任嗎?
就像很多網友說的:我是老師,我只是一個教書的,從來沒有“過問老師的問題”。
孩子做錯事,老師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說我不負責任,只管學生的吃穿住行,不管孩子的人身安全。
但如果說老師真的沒有責任,我覺得無論我有什么樣的責任,都是我的錯。
為什么?因為我一直覺得老師只是在說我什么也不懂,而不是想要我去解決孩子的問題,我不想去關注老師,也不想去管孩子,我想要孩子快樂成長,也不想讓孩子承受我的痛苦。
這種心理困擾是我在跟老師講課的時候,她在心里,又生出了一種想法:“老師說,只要你看到她的錯誤,就會找各種理由去批評她,這個肯定是要不得的,這個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比父母還要高大上許多。”
我真的很想問問這位老師,我不是個稱職的老師,可是,“她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得給她一定的空間。”我既是老師,也是媽媽。現在和媽媽一起聊天,我就會覺得她是我的孩子,我要信任她,信任她,要尊敬她,信任她。
“我們不能太勤勤了,但可以跟孩子說,我們太忙了,但是孩子比我們要自律,以后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我是說如果媽媽有時間的話,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書,聊一聊電視劇的情節,這樣孩子的心理壓力就會減少很多。”
一位育兒專家告訴我,想要孩子走出家門,很簡單,把家里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收起來,家里所有的電視都收起來。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她自己也買了很多書,而且每天都在看。“在我的“威逼利誘下,女兒漸漸地愛上了看書。”
“想要毀掉一個孩子,就給他一部手機”,這是近期帶著孩子在北京收獲的一位北京媽媽的教子妙招。據說這是一部在家長群體中很受用的手機。它除了能讓家長開啟“權限”,還能讓孩子在看書的同時找到更好的學習方法。“這個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孩子會一直保持在這個習慣中。”
一個小學階段孩子閱讀的習慣,很大一部分來自于家庭的閱讀氛圍。如果家長能夠堅持親子共讀,那么孩子讀書的動力就會增強。
03
習慣培養,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這里說的習慣,并不是指讀什么書,而是指在閱讀過程中,潛移默化間形成一種或多種不同的習慣。
孩子在讀書過程中,養成了堅持的好習慣,以后遇到困難時,也會迎難而上,取得好成績。
“冰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每個孩子都會在一些特定的時光中慢慢形成自己的習慣,需要培養,也需要堅持。
希望,我們都能夠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孩子的未來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簡介:
小賢老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塔尖學員、塔尖學員,信奉生命真諦,以教育自己的孩子為動力,帶領西風影響西風,教育大家,讓更好的教育發生在人們的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