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打孩子哪里合適,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大一點就好了,就像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小,不打孩子又怕孩子長歪,畢竟打孩子就是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也算是一種暴力手段。
但是就像文章開頭的那個鄰居那樣,孩子不聽話打孩子只是表面現象,問題的根源不在于孩子,而是在于父母的教育方式。
就像本文開頭的那個男孩,這位父親的教育方式有問題,才會導致他不聽父親的話,卻把孩子打出毛病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每個家長都面臨巨大的壓力,為了讓孩子更加努力,父母都會不斷給孩子報補習班,希望能夠讓孩子提高成績,但是在這種高壓的環境下,孩子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些孩子為了能夠跟上同齡人的學習進度,所以變得努力學習,而且效果好,但是一些學生的成績不但沒有提升,反而還下降了,這就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沒有要求,把期望值定得太高了。
也許是因為自己本身能力不強,或者學習方法不適合自己,學習效率不高,考試成績也不理想,這樣的情況下,他就會感到十分的無助,內心充滿了挫敗感和無力感。
這樣的情況下,他怎么可能會去努力學習呢?這就需要家長進行安慰和鼓勵了。
家長的安慰和鼓勵能夠讓孩子充滿信心,同時也能夠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在意,從而讓他們重拾信心,努力學習。
而家長的安慰和鼓勵又會讓孩子信心十足,更有動力去學習。
所以,在孩子考試沒考好的時候,我們應該先給孩子安慰,鼓勵他下次考試一定能考好,給孩子信心,只有這樣孩子才會不斷地進步。
如何給孩子安慰?
當孩子沒考好的時候,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要讓孩子把自己內心的感受說出來
。比如,你可以說:“你今天考試的時候感覺監考老師的態度不對,批評你了嗎?”
“我看你平時作業做的挺認真的,但是一到考試的時候就不能正常發揮”。
接下來,我們可以用合理的方式來鼓勵孩子,并告訴他下一次考試應該如何做好,肯定孩子的努力,從而幫助他樹立信心。
如果孩子遇到自己不會做的題目,我們不要直接告訴他,可以先問問孩子:“這道題你是怎么思考的?”
然后,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輔助性的解答,比如:“這道題你覺得,這道題你是怎么做出來的?”“你認為,這道題你的思路是什么?”“你認為,這道題你是怎么做出來的?”
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得到一個引導性的提升,他們也會感到學習的成就感。
以上三種表揚孩子的方法,不管是對于孩子的寫作,還是對于孩子的演講,亦或者是學習其他方面的能力,我們都要去做,這樣,孩子才能更有動力去探索自己的每一個細節,從而激發他們更多的潛能。
那到底該怎么表揚孩子?怎樣表揚孩子呢?
我分享了兩個小方法,大家可以試試看:
1.表揚細節
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每一個細節,都要注意去表揚細節。比如孩子學會了某一個新的握筆姿勢,我們也要表揚一下孩子的這些細節,比如孩子自己發現這個位置上有一個小細節,孩子總是去糾正的時候,我們要去肯定他這個做得不錯,你這個做得不錯,那你這個做的好不好,那你這個做得要怎么樣,他這個做的過程當中有沒有一個可怕的訓練過程,又會不會有一個可以鼓勵他進行改正的過程呢?
這里就有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就是我們要多多發現孩子的細節,表揚鼓勵孩子,肯定孩子,你知道嗎?
“翁格瑪麗亞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馬奇格曼,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讓兩組動物在狗上方分別放置了一個按鈕。一開始,小狗看到了一個巨大的蟲子,很恐懼的很想往回爬,但是由于小狗看到了按鈕,就想往回爬。經過反復實驗發現,當小狗再次遇到啄木棒時,它會飛速的向前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