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孩子太不聽話挨打對嗎?
8歲孩子太不聽話,對于孩子來說,真的算是一種成長。但是,當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時候,大多數父母都會經歷深深的痛苦和煎熬。
前幾天,9歲的小強跟媽媽吵架,一言不合就離家出走,把警察都招來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但是,在12歲的小強離家出走,在警察面前的他卻表現得非常鎮定自若,因為他知道,媽媽是沒有辦法信任他的。
相信很多人看了小強的故事,都會很心疼這個可憐的孩子。
他明明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孩子,為什么學習成績不好,卻又那么聽話?難道真的是因為他太過于聽話嗎?不見得。
家長為什么對孩子的教育如此焦慮?
其實,我們會發現,孩子年齡越小,父母焦慮的聲音越大,也越會給孩子一種感覺,他是認為父母會傷害到他的,他是覺得沒有人會在乎他。
所以,孩子的想法和家長的想法往往是不一致的,這就導致了他們難以真正理解和接受父母。
其實,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而是獨立的個體。
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僅要對自己負責,也要對自己負責。
當孩子的獨立意識增強的時候,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權利,有權利決定自己的事情。
這時候,家長如果能夠正確引導孩子,對孩子和自己負責,他們就會明白自己的選擇有多么正確,也會逐漸學會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
所以,父母們要適當的減少對孩子的控制,給孩子自己選擇的機會,不要過度的去掌控孩子。
孩子長大了,要適當的放手,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強加到孩子身上,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否則,做出的決定,不是孩子主動去做的,是被動的,是被父母逼迫去做的,那是孩子自愿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