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初三的孩子不聽話,孩子的叛逆行為往往是家長和老師最為頭疼的時候。
學習方面:
有的孩子以前學習很好,但是在進入初中后,就開始不聽老師的話了。越是聽話的孩子越不喜歡聽老師的話,越不愿意聽父母的話。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行為方面:
在進入初中后,這個時候的孩子對學習,對中考和高考充滿了畏懼和排斥。尤其是重點高中,很多的老師會把成績好壞作為評判學生好壞的標準。所以有些學生在進入初中以后,就會表現出成績下滑的趨勢,很多老師都會感覺到學生變得不聽老師的話,對于自己的話沒有反應。
老師說的話也許很多人聽不懂,很多人不喜歡聽老師說這些話,尤其是因為自己說了老師對成績排名下降的不滿。所以,老師會找家長說孩子上課說話的事情,一般這種情況都會被家長認為是老師針對他們學習,沒有考慮到孩子本身的情況,是希望家長能夠來協助他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因為家長和老師之間的誤會太多,彼此之間的溝通出現了障礙。
老師在跟家長溝通的時候,不會過多的考慮到孩子的想法,也沒有考慮到對方的情緒。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并不是單純的詢問孩子的情況,而是要去跟孩子好好的聊一聊,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希望家長可以理解自己的心情,同時也要明白,老師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批評孩子。
在跟老師溝通之前,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真實情況,不要用一些過激的語言,讓老師產生負面情緒,更不要做出一些過激的行為,而是要讓老師明白,任何一個老師都是愛孩子的,在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之后,老師也會處理好。
讓家長了解到自己的孩子,才能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02
在生活當中,我們有很多人不愿意和老師溝通,甚至是不敢和老師溝通。
其實,這個時候,做老師的更應該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要讓孩子感受到老師是一個非常理解他的人,并且也愿意去理解他的,這樣才能讓老師有更多的精力去關注他。
要讓老師了解到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也要和老師進行良好的溝通,而不是只通過說孩子的缺點就能讓老師知道你是一個非常好的老師。
03
善良的老師,會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幫助他,而不是說他們就不管不顧,跟他們一起去解決,這也是家長的責任。
4
老師有什么工作任務,家長一定要和老師溝通,不能把孩子送到老師家就不管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責任就是要注意家校合作。
老師的工作主要是教學、班級、班級與學校,不能完全靠家長個人能力而定。家長與學校配合,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當然,老師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會有自己的煩惱,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出現問題后,主動聯系老師,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但家長也不能把老師放棄了,我們首先要清楚自己孩子的情況,在什么情況下,老師應該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如果老師覺得有必要,可以適當調整一下教學方式,不要讓孩子覺得不被尊重。
另外,老師也是人,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
如果老師也不知道怎么調節自己的情緒,那就不要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因為老師肯定也不喜歡過于嚴厲的老師。但是,如果老師對孩子能溫柔一點,孩子又怎么會變得如此暴躁呢?
作為父母,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最重要的是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引導他們走上一條正確的道路。
教育好孩子,是每個父母最重要的事業。
經常聽家長說:“老師,我們家孩子不聽話,我總是忍不住脾氣,怎么辦?”
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對待孩子呢?
教育孩子,光憑老師是不夠的,還要有科學的方法、正確的道理作為
才是最重要的。
請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學校聽話,是老師的好幫手,孩子在學校犯錯誤,老師也應該積極地幫其改正,而不是不問青紅皂白的指責和辱罵。
希望我們的孩子們都能成為一個明事理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