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和精神有關系嗎?父母先別著急上火,找個好的辦法,來改掉這個毛病。
老師講課沒話說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回家就想著玩,沉迷于手機,作業不做,學習不主動,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幾乎是無法投入,注意力非常分散。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當孩子出現以上表現時,父母千萬別大意,開始就把注意力完全陷進電子游戲里,不能給孩子應有的正確引導。
因為孩子可能在游戲中遇到不公平對待,遭遇消極情緒,而這些不公平會成為他逃避現實的一個借口。
于是,父母就更加嚴格地管束孩子,不讓他接觸游戲。
可是這個孩子就是聽不進去,反而更加和父母對抗,親子關系逐漸疏遠。
孩子在游戲中找到了歸屬感,才會沉迷于游戲
那些在游戲中建立歸屬感的孩子,很可能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沉迷于游戲不能自拔。
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覺得,孩子不聽話就是因為游戲太好玩了。
其實,這也是因為,游戲比大人更加好玩,孩子可以在游戲中找到伙伴,獲得對自我認同感和價值感。
很多大人覺得很無聊,就是在孩子搗蛋的時候,給他們一個手機讓他們自己去搗鼓玩。
我們看到很多大人玩手機,玩得不亦樂乎,還對著手機發語音。
這個時候孩子怎么辦呢?只能說你給他一部手機,讓他在你的旁邊找個地方玩。
所以,要想孩子不沉迷于手機,父母一定要言傳身教,你的行動才是決定孩子是否沉迷于手機的根本因素。
比如,你的工作很忙,很少陪伴孩子,那么你對手機的態度就很有緩和,沒有了手機的吸引力,孩子自然也就不會沉迷于手機了。
結語
很多父母,為了讓孩子不打擾自己,或直接把手機扔給孩子,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打游戲,玩游戲。
還有很多父母會給孩子買手機,讓孩子玩手機游戲。
孩子們為了玩游戲,可以不擇手段,這個想法和做法自然是不正確的,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也讓孩子對父母產生不信任的情緒。
但其實,適當的玩手機是可以的,最關鍵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合理的玩手機。
孩子沉迷于玩手機,你可以陪孩子玩,但是,不能讓孩子和手機隔絕開來。
“手機之所以稱為方便交流的工具,是因為有研究顯示出來很多發明者都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不滿足孩子的現實生活需求,才會到手機網絡上去尋找自己的存在感。”
我兒子迷上了玩手機游戲,經常把手機帶到學校,說是跟同學一起交流學習,其實也是在發泄情緒。
我問他,最初玩得開心嗎?他說:“最開心就好像喜歡吃什么吃什么,根本不關心他。”
后來他經常會給我講他在學校聽寫的事情,有時候我講到一半他又睡著了,弄到半夜,第二天早上5點多鐘又得起床,整個人的精氣神差不多。
回想起來,我們上學時,一天老師講的最多的內容就是“學會學習”,特別是一些歷史、地理、數學的知識點,自然而然也能聽進去,記憶力也大大提升。
我們雖然和家長每天背單詞,但我們并不是把它當做洪水猛獸,因為學習的方式不是去補習班、培訓班,而是培養我們的學習能力。
我特別欣賞這位媽媽講的話:“要讓孩子愛上學習,我們就必須要不斷地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學習興趣是一種稀缺資源,但如果沒有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即使是掌握了所有的知識,也學不會,成績也會下降,甚至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所以要想讓孩子愛上學習,我們就需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那么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一、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覺得學習是自己的事情
很多家長總是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想讓孩子學習好,但卻不考慮孩子的興趣,只要孩子的興趣是隨緣的就會支持他們。如果孩子的興趣不在學習上,家長就會認為孩子不上進去了,也就不再重視孩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