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就是故意跟父母對著干,你叫他往東,他偏偏往西;你叫他吃飯,他故意不等你;你叫他收拾玩具,他故意在地上滾來滾去,讓你生氣,當你喊他出門時他用不做,懶得動彈。總之就是不聽你的,現在翅膀硬了,一有事要和你說,你一叫他,就來“魂”!
其實這些行為都是在孩子身上悄悄發生的,家長大可不必過于擔心。
孩子愛頂嘴、說臟話,這是因為他們進入了“語言敏感期”。家長要做的就是,保護好孩子愛頂嘴的“小腦瓜”。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在孩子兩歲之前,他們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在我們眼里,他們就是無所不能的小精靈。
他們會說出各種各樣天馬行空的想法,比如大聲地大叫、摔東西、撒謊等等。
雖然這只是孩子的一種表現,但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學會了更多的詞匯,這些詞匯甚至有些許不同尋常的想法都是他們能說出的。
這時家長要做的就是多帶孩子去接觸新鮮事物,多去觀察這個世界,盡量去豐富孩子的詞匯量。在引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時候,家長要通過豐富的詞匯量去引導孩子,這樣的方式才會讓孩子越來越好。
2.孩子能看見事物的積極面
有的時候,孩子在看見父母的時候,都會情不自禁的去形容他們,喜歡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有時候孩子會把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搞的跟大人說,也會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有時候也會寫出自己想表達的想法。家長要注意,在與孩子的溝通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要盡量的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
3.用簡單的話回應孩子
雖然很多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都是非常傳統的,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忽視,要學會用簡單的語言去表述,而不是用嚴厲的語氣去拒絕,更不要以威脅的方式去制止孩子。
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孩子而言,他們可能不會像大人一樣立刻馬上就能明白大人的意思,但是他們卻能很快的理解大人的意思,并且馬上就能夠把想法做出行動。因此,在與孩子的溝通中,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以避免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4.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在孩子分享的過程中,如果家長在旁邊做出其他的反應,孩子并不知道自己分享的過程中可能發生了什么,這樣的話很容易讓孩子陷入消極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所以,在孩子分享的過程中,家長應該盡量不要強制要求孩子分享,而是要讓孩子參與進來,可以適當引導孩子,比如說在孩子分享完事情之后,讓孩子主動分享一下自己的東西之后,家長再問:“寶寶可不可以幫我分享一下,寶寶可不可以幫我拿一下”等等,讓孩子感受分享的快樂,一來二去,孩子會更樂意分享,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給孩子潑冷水,那么孩子的分享欲就會被澆滅,他們的分享欲也會因此被打壓,想要更好的分享還得不到爸媽的認同,自然而然的,他們就不愿意分享了。
2.孩子分享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
很多家長都會在家里讓孩子看電視,玩手機,或者是進行其他的活動,這也是孩子分享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允許孩子分享,
但是家長要控制好自己不要去打破孩子分享的欲望,如果孩子分享的欲望沒有得到滿足的話,那么就會積攢到下一次,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不愿意分享,甚至會出現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狀態。
3.讓孩子缺乏自信
父母們還是應該注重孩子的一些想法的培養,因為很多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獎勵而將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希望父母去滿足自己的愿望,這個時候家長們就會沒有辦法去傾聽孩子的想法,總是因為擔心孩子的錯誤,所以才會任由孩子變得驕傲,當孩子因為一些小事情而不開心的時候,家長們就會不愿意去傾聽孩子的想法,更不會去分析自己的孩子為什么會這樣做,是什么原因導致自己的孩子變得如此叛逆。
這樣的做法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因為家長的不傾聽會讓孩子對家長產生隔閡,沒有了解心才會出現叛逆的情況,這就會讓家長們不能理解孩子們的想法,他們的想法跟我們的想法往往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也不能夠在孩子的思想出現錯誤的時候去反駁他們,所以要學會傾聽孩子,了解孩子們的內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