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這其實是一個最突出的觀點。
因為孩子的成長是需要父母在背后的攙扶和幫助的。只有父母有足夠的勇氣,去攙扶孩子成長,孩子才能在成長的道路上有力的幫助。
如何管教不聽話的孩子,這里有3點讓我們輕松應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1、給孩子留點面子
“你還小,人多欺負你,你要記住爸媽永遠是你的后盾。”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李煥英飾演的李煥英給兒子配了一雙兒女最好的房子,可惜兒子現在并沒有任何怨言。
李煥英還以為,兒子能聽她的話,好好改造一下,然而卻在兒子身上折射出一股巨大的壓迫感。
李煥英的兒子長大了,但卻沒有學會怎樣與人相處。
李煥英在照顧兒子的過程中,除了每天給兒子做飯吃飯,基本上從來不關心他的內心感受。
兒子是一個陽光快樂的男孩,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被叫家長,回家后他只能自己面對。
李煥英每次說到兒子的事情,總是一臉茫然,為此她也想過很多辦法,讓兒子回到自己身邊。
但他發現兒子并沒有什么改變,反而越來越沉默寡言,根本沒有心思去好好地跟同學溝通交流。
李煥英的建議很簡單,試著用書信溝通,告訴兒子:
“我知道你沒有收到我給媽媽的信,因為媽媽有很大的責任。
有時候我也想不明白,你怎么會給媽媽寫信呢?”
兒子看了看信,默默地點了點頭。
李煥英就不理解了,兒子做事不是這樣嗎?為什么自己這么說出口成了“金句”?又不是自己對兒子說的。
而且在和兒子的聊天過程中,兒子說,最怕爸爸會動手打他。
媽媽跟他說,“自己說的話,你也不要去信,沒必要說,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我知道不行,但是我就是不想跟你講。”
女兒說。
這就是真實的生活,爸爸們也不可能去管控孩子,但是卻可以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來影響孩子。
所以,作為父母,要學會閉上嘴,學會蹲下來,跟孩子在同等的位置,而不是居高臨下,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不應該怎么做。
而是要尊重孩子,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然后和孩子站在同一戰線上,并肩作戰。
3、堅持做到以上三點,你的孩子就一定會越來越優秀
一位爸爸教女兒為了控制自己玩手機的時間,女兒還特地去網上搜,結果看到的,竟然是女兒用父親的手機在游戲中充值,而且還配了一個昵稱“小鬼當家”的昵稱。
有網友調侃,像是中國式家長,他們幾乎是世界上最認真的父母,但卻把自己對孩子的關心全都做到了位。
他們并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直接用粗暴的方式,切斷了孩子與手機的聯系。
為什么不能直接切斷孩子與手機的聯系?
因為粗暴的方式,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產生一種“你們不理解我”的埋怨和怨恨。
正如上文所說,很多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代溝”,其實主要源于家長沒有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對孩子管得太多、太嚴,導致孩子不愿與家長溝通。
其次,青春期的孩子對獨立自主的需求特別強烈,他們希望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認可,被肯定。
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
其實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他們也知道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孩子減少叛逆行為。但是家長的出發點是好的,所以才會忽視孩子的感受,這時候家長就會覺得我都是為了你好,你應該聽我的,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力。
在這樣的心態下,即使家長沒有給孩子任何正向的幫助,孩子也會選擇遠離父母。這種做法其實是錯誤的,因為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對孩子的錯誤管教,是用成年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自然而然,孩子也不會覺得父母對自己有什么意見,因為孩子也會感覺到父母對自己有一種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