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孩子太吵不聽話怎么辦?
有一個媽媽就問,我家孩子每次遇到陌生人,都會把我拉回來,再拉著去玩,那個媽媽就不依不饒,吵得孩子嚎啕大哭,弄得我很郁悶。
我家孩子特別乖,一問他什么話都能回答上來,可是就是不聽。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比如:
媽媽:把你的東西給我收走,
我說你可以不把這些東西給我收走,但是以后我就不給你買了。
孩子一臉不情愿的樣子,并且表示,媽媽自己的東西太多了,我要買給你。
“我不要跟你一起去,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
孩子這個時候委屈的情緒幾乎已經決堤了,哭聲中還有很多分毫。
媽媽當時就抱著孩子在商場的樓梯上哭,足足哭了半個小時,最后在回家的路上,孩子還是哭著非要讓媽媽買給他。
此時此刻,媽媽依舊是不動聲色的抱著孩子離開,并且指責孩子的不對。
“一定是你先偷拿走了媽媽的錢,你還哭,你就是不誠實啊!
媽媽不希望你說這樣的話,媽媽更不喜歡你這樣的行為,我要知道你的底線。
下次,如果你再這樣,媽媽就不帶你去超市了。”
說完,孩子立刻安靜下來,止住哭聲。
看到這一幕,網友也是紛紛表示:“這才是真實的事情啊!”
還有更讓人羨慕的孩子,沒有也被家長們“撿起”掉的。
看到這一幕,小編不禁想到一個非常觸目驚心的事:
在家里,媽媽不讓孩子哭,因為看孩子難受,心情不好,于是就會去給孩子喂奶;
不讓孩子睡覺,因為困擾著孩子,因為擔心影響孩子睡眠;
不讓孩子玩玩具,因為不想讓孩子有負罪感……
孩子是很聰明的,他們明白如果爸爸媽媽不滿足自己的需求,自己會受到懲罰,于是在他們的腦海里就會形成這樣的想法:
“爸爸媽媽是因為不開心才吵架的嗎?他們是因為不開心嗎?”
“是的,他們只是不喜歡我。”
因為孩子把“害怕”說成“討厭”,而將“對爸爸媽媽的愛”說成“不喜歡”。
當孩子向我們解釋“媽媽,我不開心”,其實我們要知道孩子并不喜歡我們所說的話。
在《正面管教》這本書里提到:
“如果我們采用積極的教養方式來討論‘孩子不聽話’,他們會認為這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只是要注意處理和引導,而不是一味地發泄、妥協。
”
在了解了孩子行為的真正目的之后,我們就能更加理解孩子,孩子就會更愿意配合我們。
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
多問一句“為什么”,是為了了解孩子的大腦接收到的信息,而不是你說的孩子是錯的,你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
2. 有條件的話,可以“定期復盤”
孩子發脾氣,可能是想要和你進行有效的交流,想要讓你了解他的想法,跟你進行連接。
比如:“你在街上看見XX,他有禮貌地和你打招呼,但是我發現他有時候會把臟話罵人,你是不是也會罵人呢?”
有時候,跟孩子對話的時候,也要注意使用一些條件,避免一些“不禮貌”。
比如:
你跟孩子說,不要亂跑,他很可能聽不到,但是,如果你跟他說,要收起玩具,他可能會接受不了。所以,父母要注意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有禮貌,但也要注意語調,不能過于嚴肅,讓孩子產生陌生感。
如果你跟孩子說,不要亂跑,你要放好東西,如果你表現得很憤怒,那么孩子可能會更加“聽話”,但是父母的聲音越大,孩子就會越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