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別人的孩子不聽話怎么管教?小語老師在這里給大家說說帶別人的孩子不聽話怎么教育。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進行了一個著名的實驗:他隨機挑選了一些孩子,同時每個孩子一來到他的班級里,就把他們的“教室”分給了三個班,對于其中一名學生的行為進行了表揚和鼓勵,隨后實驗進行了另一名學生的第一次測試,結果那名學生的成績排名是倒數第一,而且無論他怎樣努力,還是考倒數第一都沒有任何進步,在隨后的實驗中,他們告訴老師這種現象叫“期望效應”。
于是老師又在了解了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時,就告訴他們一個簡單的道理:“這種現象是由于學習壓力太大了,導致學生學習狀態不佳,然后才出現了“期望效應”。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所以,在之后,老師會有意地培養那些積極上進的學生,讓他們即使成績落后一些,但一旦進步,馬上給予鼓勵,讓他們有成就感,讓他們體會到自信、被重視。
雖然他們是倒數第一名,但也是有進步的,畢竟是真的很努力。
他們會從優秀的學生身上學到一些習慣,這種習慣是帶著他們的好勝心,讓他們敢于去挑戰,從而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
2.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有時候,孩子學習上的問題是因為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方法不正確。
所以,家長就要幫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法,并且把這個方法運用到學習中去。
家長在發現孩子的學習方法不對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找到方法,比如說孩子是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從簡單的開始,再到復雜的可以進行再到一些方法去完成。
這樣,孩子就不會感覺學習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當孩子發現自己的學習方法不對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學習方法沒用對,自然就會放棄。
3. “對癥下藥”
有時候,孩子會覺得學習很無聊,甚至會產生對上學和生活的迷茫,這個時候,家長要給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讓孩子知道,學習很重要。
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一些有文化知識的景點,讓孩子在對比中去感受不同文化的人,不同文化中的人到底蘊和不同的素養。
4. “示弱”
如果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確實不愿意上學,不愿意主動學習,甚至說出“不想上學”這樣的話來,那家長就可以注意了,這時就要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尊重了,這種平等的方式其實能夠讓孩子放棄對上學的恐懼。
5. “冷淡”
如果孩子的成績一直下降,那么家長就應該采用“冷處理”的方法,讓孩子重新對學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不要總是把孩子逼迫去讀書學習。
要知道,你的情緒對孩子是沒有任何影響的,如果你總是那么急躁,那么孩子也會因為焦慮而不喜歡讀書學習的。
6. 愛幫助
如果你的孩子面對挫折時表現出沮喪的情緒,那么這個時候你要注意幫孩子分析一下他的情緒帶給他的影響,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而不是跟著孩子一起傷心。
給予孩子一定的時間,讓孩子自己慢慢去適應,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經歷很多挫折,但是作為家長一定要明白這并不是孩子的錯,而是你愛孩子的一種表現,你可以用愛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讓孩子明白,即使是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你都不需要為了學習而放棄一些東西。
7. 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
家長要多帶孩子去感受大自然,與人接觸,從而在感受生活的時候產生想要去探索的想法,這對于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而且孩子的年齡越小,對于人和事物的認知越豐富,長大之后在接觸社會的時候就會越復雜,這也就是我們為什么說經常帶孩子接觸大自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8. 讓孩子多點興趣愛好
就算有時候孩子每天只是沉浸在某件事情里面,但是時間久了以后,就會出現一種興趣愛好的喪失,只是父母沒有發現而已。這樣的話,孩子對于世界會變得不那么容易因為父母的改變而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