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呀你都怎么教育的?
昨晚,我們兒子6歲了,放學回家說:“媽媽,我要買玩具,你給我買一個新的玩具。”
我的本意是希望孩子有個長時間玩玩具的好習慣,沒想到,兒子卻這樣說。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不禁感嘆,曾經懂事又貼心的兒子,怎么就變得如此不聽話了呢?
我家兒子是從三歲左右開始進入叛逆期的。那時候孩子總是跟我對著干,看到不順眼就要發脾氣,可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
其實,很多家長都跟我一樣,當孩子出現叛逆、不聽話時,我們總是擔心孩子的“翅膀硬了”,所以總是想盡辦法想把孩子牢牢地攥住,而且不管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什么,但終究會有結果。
這種擔心,是為了孩子更好。可孩子的叛逆,往往就是這么個狀態,一刻也離不開父母的提醒和壓制。
教育孩子,如果總是嘮叨和壓制,孩子不僅不會變好,反而會變得更加叛逆,甚至一輩子都不會有出息。
01
孩子叛逆是源于對父母設立的規則的不滿
很多父母對于孩子的管教都很嚴格,這也不讓做,那也不讓做,在父母看來,孩子叛逆就是翅膀長硬了,不聽話了。
他們會要求孩子們做自己并不是很清楚自己的打算,只要確保孩子安全就可以,但其實他們已經幫孩子建立了他們的規則。
在父母看來,這些規則,孩子從來都不會去挑戰,因為他們知道只要違背了這些規則,孩子就會受到懲罰。
因此他們會將這樣的后果深埋在心,當他們嘗試用這些方法去反抗的時候,他們會認為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選擇。
正如魯道夫德雷克斯說:“孩子必須靠自己不斷的嘗試,才能建立起信心,才能在沒有任何挑戰的情況下順利度過每一個特殊時期。”
因此,父母不能管得太多,應該循序漸進地給孩子一些鍛煉的機會。
比如讓孩子自己走路,父母總是一遍又一遍地喊,只會讓孩子厭煩。
但是如果父母可以多和孩子商量,為孩子做好選擇,并提醒孩子,他應該怎么做,以此來達到要求。
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也可以讓孩子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比如當孩子問“我可以先看5分鐘電視嗎?”父母可以說:“10分鐘后我們就要睡覺了。”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避免說“不”。
而是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商量,“可以先把電視關了嗎?”
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和指責。
因為,父母習慣于命令孩子,習慣于給孩子定規則,習慣于讓孩子執行。
而不是給孩子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更不是鼓勵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只有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孩子才會自我管理,才會有責任感,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 今日坐診 –
簡簡周
壹父母聯合創始人
游戲育兒講師、兒童游戲治療師、親子關系顧問
專欄作者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轉載請聯系壹父母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