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不聽話到底該不該打?
最近,家住莆田的李女士因為兒子的調皮,和老公吵了一架,兩母子爭鋒相對,就用巴掌打了一下兒子。
李女士說自己最近心情就特別糟,突然就想到了一個惡毒的詞語,叫熊孩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熊孩子,是因為家人慣出來的。熊孩子,家人太縱容了。
這個新聞一出,瞬間就引起了熱議。
要是現在還有這么多熊孩子,家長們該怎么教育呢?
熊孩子不聽話,棍棒底下出孝子
清晨,李女士將兒子陽陽送到姥姥家。
看著姥姥在床上玩耍的兒子陽陽陽,不一會兒,又拿出了一張數學作業紙,一看,上面印著陽陽陽的姓名,而且還是班級里的“第一名”,李女士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回家后,經過陽陽的一番教育,媽媽開始教育孩子陽陽陽,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大喊大叫而改變自己的做法,而是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說明情況。
媽媽跟孩子解釋,以后每天早上都會提醒自己陽陽陽好好上學,因為起床時間已經比上學時晚了,媽媽擔心影響到睡眠。
但是陽陽陽每次都會大聲喊道:“媽媽我要起床,不上學,我就要看電視。”媽媽一邊心疼孩子,一邊又很擔心孩子不聽自己的話,以后會不會養成賴床的習慣。
就連學校門口,對孩子大吵大鬧,孩子也會遲到。對于這位媽媽來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因為孩子已經在床上鬧,自己有權威,答應孩子就要做到,這是萬萬不可的。
大多數孩子對于這種喜歡賴床的情況都是一種習慣性的妥協,如果父母要孩子穿衣服,就必須自己去做,父母可能覺得孩子在自己的羽翼之下沒有行動,沒有能力去幫助孩子做,就想著自己的辦法,不愿意強制要求孩子,但是孩子也就在那一邊,任憑父母強行要求孩子穿衣服,孩子依然沒有抵抗能力。
其實這個問題在和孩子自身的原因有關,當孩子還小的時候,父母沒有教會他穿衣服的技巧,還在孩子大了之后,發現孩子的這種情況根本就不行了,父母還在一旁說教,是件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父母應該在給孩子穿衣服的時候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孩子畢竟是孩子,有時候,父母把自己的身體狀況強加給孩子的時候,反而會讓孩子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當然了,我們要想讓孩子聽話懂事,并不是一味的強迫孩子,也不是一味的去約束孩子的行為,而是要讓孩子自己選擇自己的喜歡的,然后把事情的選擇權交給孩子,讓孩子學會選擇,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果的,父母也能從中找到孩子叛逆的原因。
2、 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很多父母總是喜歡命令式的口氣去和孩子說話,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很多家長總是喜歡用命令的口氣去和孩子說話,讓孩子去做某件事,那么孩子就會產生一種抵觸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會影響到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系,這樣子對于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說如果想要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順利,那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個非常正確的方法,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去和孩子交流,比如說:"我警告你,你不要在沙發上跳。"
"你應該………………"
很多父母認為教育孩子是自己說的,不是孩子們自己聽到的,其實這是父母們的話沒有起到任何效果,所以父母們要注意,千萬不要用命令的語氣和孩子說話,例如:"你必須………"、"你應該…………"
這些都是命令的口吻去命令孩子,讓孩子們感受到平等。當孩子們感受到父母所表達的尊重,他們就會更愿意與父母交流,并用自己的行動來帶動他們的行動。
3、用家庭會議的方式,更好的和孩子溝通
一般來說,孩子比較小的時候,他們只是會按照父母的指令來對待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