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能擋得住風雨啊
前幾天,一對父子為了能讓兒子出去玩,陪兒子去打籃球。
打球的過程中,父親神色呆滯,無法說一句話,孩子心不在焉,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一會兒,父親進了孩子的房間,看到兒子和另外一個小男孩一起玩。父親生氣了,沖到孩子房間里,狠狠踹了孩子一腳。
孩子嚇壞了,立馬站在建筑物的邊緣,捂著耳朵,怎么也不肯抬頭。
父親頓時發瘋了,沖上去要打孩子。
沒想到力氣很大,孩子又掙脫了父親的手,往外跑,還不準人。
父親沖上去,用腳踢了孩子兩腳。
結果,孩子立馬跑到了自己的房間里,說自己“被父親襲擊了!”
當時,很多網友都在為這個父親的做法鼓掌,認為這位父親太狠心,但實際上,在孩子的成長中,父親一直都在陪伴著他,爸爸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都特別大。
心理學上有一個“鏡像理論”:孩子會根據父母對待自己的態度,來判斷父母是怎么樣的。
在一個家庭里,孩子都是聽父母怎么說話,
對方是什么樣的,他就會模仿什么樣的語言。
所以說,家庭中的每個人,也都應該遵守著禮貌,
懂得尊重他人,
這樣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寫在最后
《不吼不叫:如何平靜地讓孩子與父母合作》中,簡·尼爾森提出了讓孩子感受到尊重的五感策略,
對于大人來說,也許幾次吼叫也不過是因為一時的情緒,但對于孩子而言,卻是身邊人對自己的評價。
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溫柔地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但不指責,不評價,不命令,不否定。
這才是教養孩子最好的方式。
—— End ——
作者:米粒媽,一位熱愛生活,有夢想的媽媽。愿望成為一名有影響力的媽媽,讓孩子的童年更快樂。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