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的孩子特別不聽話,這可如何是好?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其實這是孩子成長的一個階段,孩子的思維具有一定的獨立性,要求自己的行為、能力、想法,很多事情自己有自己的想法,父母也不能管得太多,其實在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學會做孩子的朋友,給予孩子更多的信任,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但是,這個階段的孩子通常會有很多的叛逆行為,父母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現狀,就必須要與孩子站在同一陣線上,拉近親子之間的距離。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那么,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的成長之路更加的順暢呢?
美國育兒專家羅娜·雷納認為:“嬰幼兒期的孩子處于一種從崇拜父母到自我實現的特殊的階段,他們在心理上有一種"我是一個什么都不行、我是沒有價值感的人"的心理,這種心理狀態會一直持續地影響他們的生活,讓孩子變得自卑、膽小、懦弱、膽小。
一個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他們也不懂得如何跟別人相處,也無法從父母身上學習如何真正的溝通,在與人相處上也會出現一種拙劣的情況,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陪伴孩子,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給予孩子一定的教育,而不是用棍棒教育去解決問題。
第三個叛逆期:12-18歲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孩子的“心理斷乳期”,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過渡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會開始嘗試脫離父母的掌控,而一步步走向獨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心理和行為都會發生變化,由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發生很大變化,逐漸走向成熟,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成為一個大人,可以獨立自主,但是在心理上還未成熟,所以就會出現叛逆的表現,認為自己可以獨立自主,想要證明自己的能力,不想再被束縛,希望能夠決定自己的人生。
他們總是希望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認可,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理解。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總是阻止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反而會讓孩子的這個心理水平更加的低,因為對于孩子來說,家長總是去要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那么自然就會出現叛逆的情況。
所以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自己去做決定的機會。讓孩子去嘗試著做一些事情,這樣他們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也會鍛煉出一種能力,有利于他們的成長。
2.尊重孩子的內心,與孩子進行溝通
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之所以會出現問題,一定是因為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所以總是會用自己認為對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但是這樣其實是最為錯誤的一種教育方式,父母的這種行為和思想,也會讓孩子與之間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3.引導孩子多表達自己的想法
孩子在表達的過程當中,就會發現自己的想法并沒有錯,但是因為自己的想法而和父母產生分歧,就會導致父母們產生矛盾。所以父母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也應該注意自己的語氣,不然這樣的話,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些不好的影響,但是也不會讓孩子變得更加乖巧一些。
總結:
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父母們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氣和說話的方式,不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不認可,這樣的話,孩子們的內心也會變得越來越不自信,而且還會影響到孩子的將來。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好好的改正孩子的這種現象,才能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