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聽話去了學校就聽話去學校就不聽話去了,當然,這在家長們看來是非常不孝的事情。家長們不明白,孩子去上學不聽話,去了學校就有可能會挨老師批評,如果家長們不能改變教育方法,孩子的情況是有可能會變得越來越嚴重。
前幾天,有一個網友說出了自己的心酸經歷,他說自己的孩子在家就是這樣,上了學以后就不聽父母的話,你讓他往西他偏要往東,你讓他做作業他偏要做,經常和父母頂嘴,甚至還有和老師頂嘴的情況。其實這都是他沒有意識到不聽話的后果,所以他才會對著干,他才會跟父母對著干。
所以我們要培養孩子的感恩心理,感恩父母,感激父母生養了自己的孩子,然后他才能去回報父母。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第二個叛逆的原因:比起學習,我更希望獲得尊重
不知道各位父母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為什么孩子到了青春期,就會特別叛逆呢?這里面一定有原因。
我記得有一個爸爸,之前初一的時候,開始學會了抽煙,后來他父親就帶他去外面酒吧,抽煙,之后他父親又帶他去酒吧,現在他也開始到處去模仿。
有一個網友,他小學的時候就開始抽煙,父母也是一點不懂,為什么會變成這樣。
他的父親為了不讓他知道,就在外面的飯店里,把所有的煙全部都扔到了他的身上,父親把他重新拿回來,他疼得直哆嗦,父親也不示弱,依然用訓斥的語氣說著這些話,這樣就把他父親嚇得不敢說話,后來父親說了一句話,然后孩子就跳樓了。
所以在孩子的內心世界里,他的父親是不懂他的,他跟他的父親相處的也不好,孩子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所以說不定也會有抑郁癥的傾向。
還有,就像小時候的我,我在家庭關系中,父親在我心里面強勢,可我從來不曾管過我,我又想親近父親,所以我選擇了在學校寄宿,我做了老師,在學校的兩年,我又做了爺爺奶奶,這些年我一直沒有放棄過我自己,雖然說現在工作忙,但我還是會抽出時間陪陪我的父母。
你可以在學校附近的公園散步,找工作人員,幫忙登記貸款,或者在自己創業的時候抽空去看望父母,總之,這是我人生中很多次想要他們陪我度過的時光。我知道,有些東西未必是你可以忽略的,但是如果你想要一個和你一起玩的人,這就是你的心理健康,你可以忽略不計了,你也不會在意,自己的孩子你也不會想著陪了。
而只有跟自己比,只有跟自己比,才能超越自己的心理健康。
也許我現在就沒有那么完美了,我發現,我雖然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但我一直沒有自信心,是我不懂教育的結果。
其實,有時候,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照見過父母自己,孩子從父母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從而制定了一個更高的目標。
現在,爸爸媽媽們比較容易發愁,也不怎么想要小孩,因為他們的能力有限。
但是,我想,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能照見自己,看見自己,然后改變自己,改變自己,那他們的孩子也就會發生改變了。
你看到孩子的問題,但是忽略了自己
看到孩子的問題,其實也就是在否定自己。
這個否定,打擊到了孩子的自我價值,所以父母總是把自己的不好的地方,和別人的孩子進行比較,當然就容易產生內疚,所以就容易焦慮。
另外,內疚,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
內疚,其實就是人們內心情緒的一種常見的情緒。但是,有的父母總是要求自己的孩子不能表現的很好,不能有一絲一毫的懈怠,當他們對孩子總是高標準,高標準,一旦孩子出現錯誤,他們就會馬上指出來讓孩子改正。
這其實就是一種投射,就讓孩子用這種方式接收父母的愛,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變得聽話、懂事、有擔當。
《小舍得》中的顏子悠,媽媽就特別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
上學前,田雨嵐就開始規劃孩子的飲食,給孩子報補習班,但是,孩子成績并沒有提升,反而成績越來越差,后來,田雨嵐非常無奈地問子悠的媽媽:“你認為孩子成績差是因為什么?”
媽媽雖然沒有直接回答“孩子腦子不好”,但卻直言不諱地反問:“孩子本身就是個普通的孩子,他努力學習,我們也要陪他學習,可是為什么孩子成績就總是上不去?”
其實,每個孩子天生都有天賦,但有的孩子天賦表現得比較“平庸”。
這也是很多家長在抱怨孩子不愛學習時,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平庸”的,而且是大部分,平凡的家庭父母都有的。
孩子聰明,天賦特征卻各不相同
一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往往很容易犯“別人家的孩子”,他們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那么優秀的孩子,如果他們不喜歡學習,就很難愛上學習,其實,孩子天生就有很好的學習特質,只要家長善于引導,他們就會做出比較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