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有什么好句子,很明顯是因為家長認為孩子應該聽家長的。家長并不把這當成是一種義務,沒有想到才會造成孩子不聽話的現象。
1、批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需要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批評,很多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會說:“我早就告訴你了,你還不聽。”這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但是又覺得父母說得不對。而且隨著孩子的成長,還有一部分孩子會因為家長的批評而變得叛逆。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2、侮辱
孩子只是犯了錯誤,沒有教育好孩子,是因為家長的語氣、態度不夠堅定。如果孩子犯了錯誤,那么家長就會用打擊的形式進行懲罰。而這種行為模式讓孩子產生了羞恥感和罪惡感,在潛意識中覺得父母不愛自己,愛的是自己。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值得被信任,會有一種深深的“低自尊感”。
3、獎懲
懲罰其實就是對孩子行為的獎懲,這種獎懲制度對于孩子來說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孩子考試取得好成績,家長就可以給孩子一個大大的獎勵,或是帶孩子出去玩一玩,或者是獎勵孩子一個喜歡的玩具。但是一定要注意,如果獎勵過多的話,也會刺激到孩子的大腦,反而會導致孩子的大腦罷工。
其實,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他的大腦更愿意配合,那么孩子的大腦會更愿意配合。這也是為什么經常挨打的孩子,學習成績也會更好。
4、引導孩子,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心就是一個人做事情的價值感,如果做一件事對孩子來說是充滿了挑戰性的,那么孩子會更愿意去完成它,讓孩子對一件事情充滿自信,那么孩子就會變得更加的積極,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給孩子選擇性的獎勵,比如我們可以答應孩子周末帶孩子去看電影,那么我們可以去公園逛逛,鼓勵孩子說出他對這個活動的看法,慢慢的引導孩子去參與其中,因為我們就是他生活的一部分。
家長要學會用我們的陪伴去滋養孩子的內心,讓孩子擁有強大的內心,自信而陽光。
5、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既然孩子已經上了小學,那么就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這樣孩子也不會感覺到被控制,當然也就不會想要父母束縛了。所以在孩子的獨立之前,家長要學會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決定自己的事情,這樣孩子才能擁有更多的自信心,能夠把自己的學習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發展。
總之,孩子出現的問題不要過分的埋怨孩子,也不要對孩子加以指責,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利而無一害,
我們要學會適當的放手讓孩子去做自己的事情,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更好的人。
我是#心理咨詢師,您寄語:
孩子的健康成長有很多“坑”,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需要把握好時機,相信孩子的成績能夠有較大的提升,不要過分的限制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