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就被警察抓走,說不定就是十天半個月,還有半個月都無法來學校。
也是在家長的逼迫下,孩子要么再也不來了,要么立刻去死,這樣的教育方法似乎很難讓孩子明白事情的嚴重性,只要一提到離婚,相信孩子們都會滿腹哀怨。
2019年,劉女士跟丈夫結婚后,本以為孩子會生下來,然而突然發現,這個孩子在三個月之后,就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這讓她非常著急。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很快,劉女士接到了丈夫的電話,原來在他們家里的孩子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心理問題。
劉女士聽到丈夫說的這番話,瞬間崩潰,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很多父母在經歷過孩子的“自殺”、或者“自殘”時,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巨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首先要接受孩子的現狀,再和孩子討論如何面對自己的未來。
父母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生活經驗,告訴孩子,“世人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任何人來保護你,更沒有絕對的權力,只有用你自己的智慧來幫助你實現自我的價值。”
“只有你自己變得強大,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才會有更多人愛你,包括你的父母,不會輕易的放棄你。”
“一旦你需要幫助,就應該馬上找父母出來幫助你。”
家長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孩子的目標已經改變了,有必要與他們討論一下為什么要設定一個合理的標準,讓他們能夠找到自己的責任,自己的任務,并且完成這些任務的過程中要有成就感,而不是為了完成家長的任務而完成家長的任務。
04 把“不講道理”換成“合作”
面對孩子叛逆,很多家長常常喜歡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你必須怎樣怎樣”,不愿意配合,不聽孩子的話,這樣的溝通模式,很難奏效。
其實,家長應該換個方式,試著去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這樣才能達到溝通的最佳的效果。
首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
,告訴孩子:“這件事情你的確很努力。”而不是簡單粗暴地說:“你真笨!”
在肯定孩子努力的同時,也要告訴孩子,努力是一種收獲,努力的背后其實也是收獲,這種收獲其實比努力更多。
比如,當孩子背完單元的英語單詞時,媽媽可以這樣說:“單詞背過了,可惜一分沒過,你肯定考砸了。”
然后鼓勵孩子:“這次你沒有考好,一定有原因。”
適當的鼓勵是可以提高孩子自信心的,當孩子主動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時候,父母的肯定、支持、鼓勵也會讓孩子更加努力。
著名的教育學家蒙臺梭利說過:“兒童應該盡早接受成人的訓練,以幫助他們理解成人世界的規則,這就是對兒童進行教育的開始。”
如果我們總是盲目的用自己的認知去限制孩子的成長,這只會讓孩子感到焦慮、不安、叛逆,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弱,這樣的孩子不值得父母太在意。
只有讓孩子明白人世界的規則,才能讓他們懂得如何去愛。
教育,是為了教育,而不是為了抱怨。
在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是最棒的,只有給孩子足夠的愛,他們才會變得更好。
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如果父母更加用力過猛,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孩子苦不堪言。
點燃孩子的學習熱情
做父母要有一顆平常心,當對孩子的成績有要求時,孩子就會越來越好。
孩子成績的取得一定是有原因的,如果父母只看到了分數的起色,看不到孩子努力的過程,父母就容易焦慮,焦慮到極點。
在《小舍得》里,南儷飾演的田雨嵐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
在她田雨嵐的家庭里,她有一個懂事乖巧的女兒,她對女兒的學習成績特別在意,對女兒的學習成績也十分在意。
在她看來,女兒就是要考第一,不然就沒有好日子。
她對女兒的成績不滿,所以在女兒面前抬不起頭。
到后來,她每次考試前都會緊張,經常發抖,女兒的成績很快就下滑到了班級倒數。
她擔心孩子成績墊底,一心想讓孩子上大學,以后有出息,有機會種地,所以她對女兒的學習,總是一味地要求成績。
只要女兒考得不好,她就會大發雷霆,這讓女兒整個人都充滿了恐懼,自己是完美主義者,但女兒卻覺得自己很無能。
當父母都這么想的時候,怎么辦呢?
一味的責怪孩子,是沒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只看到了孩子的缺點。
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錯,他們總是盯著孩子的缺點問題不放,他們把所有的錯誤都歸咎于孩子,甚至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還會罵孩子。
他們沒有看到孩子的優點,孩子也是被逼著成長的,孩子自己不知道自己哪里錯了,他就會下意識地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孩子也變成了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