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孩子照片照片
攝影
來源|人民網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來源:人民網
三類情況:
孩子因為寫作業弄出了幾道錯字
3歲:
正常,無非就是一兩次數學題錯了好幾道,老師的批評、同學的孤立、一時焦慮、情緒低落而引起的情緒反應。
而這種情緒,就是孩子不聽話的原因之一。
在孩子眼里,父母的話堪比圣旨,而自己根本聽不進去。
從這個角度看,有問題的并非孩子,而是父母,而父母要做的,就是時刻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不讓負面情緒左右自己的行為。
面對孩子的不聽話,和家長的處理方式一模一樣。
他們堅持認為孩子是故意的,孩子聽不懂怎么辦?
“他要氣死了,快讓他別哭了!”
“沒看到我正忙嗎?過來!”
“我正忙,等會兒,一會兒,等會兒!”
“我很急,讓你別鬧!”
“怎么能這么鬧?這不聽話,我把你燙死了!”
家長一旦說了孩子兩句,孩子就開始大哭,本來吃飯就是他愛吃的一種行為,可家長卻朝著孩子發脾氣,那孩子肯定會委屈。
2歲的孩子,還處于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家長的教育方法,對他們來說,影響非常大,會影響他們一生的性格。
1歲的孩子就已經有了自我意識,會模仿大人的一些習慣,比如哭鬧、喊“媽媽”、“不要”、“隨便”、“隨便”等等。
而兩歲后的孩子就已經有了一定的語言能力了,所以家長在這個時候要多給孩子語言的積累,用正向的語言表達出來,比如孩子會跟著父母模仿爸爸媽媽說話的語氣,然后會對爸媽說“我想要”等。
如果孩子能說出“不”,那么表明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獨立意識,而且有了批判的態度,他們想要聽到父母的想法。
2歲后的孩子開始正式開口說話,會有一定的語言基礎,父母可以通過引導慢慢鼓勵孩子學會自主表達,并通過訓練幫助孩子養成習慣。
比如媽媽要求孩子給爺爺奶奶的盤子里裝一個圓形盤子,并且告訴孩子盤子里裝的是一個圓形盤子,而爺爺奶奶是一個透明盤子,并且告訴孩子這個圓形盤子里面裝著的是一個人,也就是我們自己家的“家”。
3歲后的孩子進入到世界中的第1個叛逆期,就是傳說中的“Terrible two”,當孩子的語言能力逐步提高,自我意識的萌芽越來越明顯,他的叛逆期也會更為明顯。
這個時期,我們只需做好以下幾點:
1、 給孩子獨立的空間
之所以叛逆期,家長容易帶著情緒去管教孩子,是因為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誤解,以為自己不被理解,不被尊重,“忤逆”,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消極反抗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挑戰權威的事太多了,他們特別喜歡說“不”。
要么一意孤行,要么固執己見,總是不聽從別人的建議。
所以,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父母要懂得給孩子自由,讓孩子自己選擇,同時,在孩子的計劃的范圍內,給孩子自主權。
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做選擇,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選擇,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從而更容易形成一個獨立的人。
4、學會道歉,敢于承認錯誤
這個階段的孩子,也正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階段,他們會發現自己做錯了,會主動地反思,并且能夠得到原諒,很多父母覺得應該道歉,畢竟,道歉解開了一道難題,這說明自己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但很多家長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不是解開他們的心結,而是直接對他們吼罵,甚至于打孩子,這對孩子來說,這就是一種最糟糕的情況,他們會感到委屈,會感到自己不被父母喜歡。
因此,在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他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無力感,所以他們會選擇用更加叛逆的方式來向父母表達自己內心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