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 神經大條?
我兒子14歲,不聽話,上課不專心,寫作業拖拖拉拉,不認真聽課,三分鐘熱度,經常和老師對著干。好吧,我忍著,勸導,軟硬兼施,苦口婆心,可是孩子絲毫不領情。
我想盡辦法和孩子“講道理”,教訓兒子,可是沒什么用,他依舊我行我素,完全不懂我說的是啥。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直到我去閨蜜家做客,發現他居然和另一個男孩子一起玩。
原來,這個男孩很頑皮,不僅經常不聽話,而且有時候還會故意和她對著干。我在心里默默地感嘆:孩子越來越難管了,這么叛逆。
有時候,我們面對孩子總是“屢教不改”的行為,總是想要發火,但是忍不住自己動手打了孩子。
“打了罵了打了都不管用,到底該怎么辦?”
我就想到了一位網友說的實話:“打了罵了說教了又不管用,孩子的行為就更加嚴重了,其實是我們大人和孩子的互動方式出了問題。”
當你在孩子身上找不到閃光點時,只能盯著他的缺點,批評貶低甚至打罵孩子,卻從沒有想過自己的話有沒有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特別優秀,不妨可以適當地表揚一下孩子,給孩子信心,讓他覺得自己很棒。
那么,你還有哪些學習的小技巧呢?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正確看待孩子的成績單,引導孩子正確看待考試成績
孩子的成長,更應該基于孩子自身的努力。成績不一定能代表一切,所以家長的態度很重要,而不能只看成績單。
孩子考得好,請不要吝嗇于贊美,“孩子,這次考得不錯,你真棒!”“孩子,你這次進步了很多哦!”或者說“這段時間你認真學習,考試之后你有很大進步哦,繼續加油哦!”這時候孩子就會覺得你在鼓勵他。就會感受到真正的力量,如果孩子考不好,你就一直對他說“你是最棒的”,他就會非常難受,自信心就會逐漸喪失,最后就不愿意學習了。
4.做一個陪讀型的家長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考試分數非常的在意,孩子考好了,他巴不得讓孩子帶著高興的心情去上學,而如果孩子沒考好,他巴不得讓孩子帶著失望去上學。這就是典型的陪讀型家長。
像這種陪讀型家長會很關注孩子的學習結果,但是這樣的結果是他們的關注點在結果,孩子并不會因此而受到父母的關注。他們會認為父母的關注是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不會在乎自己的學習成績,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學習成績只是很努力。
所以他們不會去重視考試的結果,而是將注意力放在成績本身,
以此來維持自己的好成績。
雖然我們沒有老師說是因為成績不好導致的,但是我們也不能用“考試”來衡量一個孩子,這種對成績的重視是很難的。
我們會認為是因為這個事情孩子沒出息,那我就沒有好好學習。
我們會給孩子一些學習的壓力,因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目標所以我們會逼迫孩子必須學習,所以孩子會很累。
我認為這種方式并不是很好,因為我們費盡心思為了孩子更好的學習,讓孩子更努力一些。
但是我們給孩子傳遞了這樣的信息:你的學習,不是為了爸爸媽媽,而是為了自己,我們需要你努力的同時也需要你更努力。
但是顯然這種方式沒有用,這就很容易引起孩子內心的反感和逆反,導致孩子和我們的關系變差。
而我們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進步,這個時候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而不是指責。
3、給孩子指出改變的方法
其實很多家長并不知道怎么做孩子才會轉變,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大部分問題的解決方式就是通過指責,抱怨,甚至是打罵,才能夠讓孩子有所改變。
這時候我們就要告訴孩子:
我們也是從青春期走過來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要說真正的學習目的,那就是目標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