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己的脾氣不聽話的時候,身為父母,一定要先冷靜下來,問清楚原因,想一想自己做了什么,說了什么,而不是先一通脾氣批評。當然,也不是所有孩子都是故意不聽話的,當然如果孩子是聽話的話,父母就要及時的糾正,不要讓孩子養成這樣的壞習慣。
一、孩子不聽話,多半是父母教育的問題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要總是針對孩子,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因為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并沒有太多自己的想法,所以,他們不愿意聽父母的話。但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父母“對癥下藥”,教育孩子的時候才會變得更加輕松,父母也會變得更加輕松。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二、父母要做到“不打不罵”,有利于孩子的成長
1、教育孩子要從內心開始
父母要想要教育好孩子,就要讓自己“對癥下藥”,這樣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而這種方法可以體現在日常生活中,孩子調皮打鬧,讓他們認真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在家里也能夠好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那么,父母就需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2、耐心溝通,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父母有時候也是在教育孩子,但是有時候卻容易情緒失控,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往往是父母單方面的發脾氣,讓孩子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學習,如何去改正錯誤。這個時候父母要理解孩子,耐心的溝通交流,引導孩子的想法,不要讓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時候,總是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和他人溝通交流。這是很容易導致孩子情緒失控,又委屈又自卑的情況,而這就需要父母多一些耐心,慢慢引導孩子,孩子自然就會放下手機回歸正常。
3、培養孩子自律,家長要學會自律
手機作為當代社會最普遍的工具,既然是人就會有它存在感,自然也會有其合理性,對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家長總是在孩子面前抱著手機不放,那么孩子自然就會覺得手機很好玩,也就會去想玩手機,而且家長讓孩子做什么,孩子都不會去做。
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對孩子的要求要合理,自己不給孩子玩手機就不能看電視,自己不在家看書就不能看電視。
4、培養孩子其他興趣,讓孩子知道沉迷手機的害處
如果孩子對其他事情一點興趣都沒有,那么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喜好,讓孩子去學習一會,玩一會兒手機,或者是讓孩子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讓孩子知道沉迷手機的危害,讓孩子慢慢的遠離手機,以此來減少手機對孩子的負面影響。
總結:
手機帶給我們的生活當中很便利的同時,也帶給我們一些傷害,家長要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做出正確的選擇,不然孩子很容易做出偏激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