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話的孩子是潛力股,我家兒子是潛力股。
他今年5歲,語言表達能力較弱,平時從不讓我操心他。
我是跟著他去學習了中華傳統文化。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正因為兒子善于語言,所以他的口才增強了,在幼兒園時經常能學到兒歌古詩詞。
他在游戲中學會了英語,還和同學一起玩了很多游戲,在這過程中,他的成績有了明顯的提高。
當然,爸爸對他也很有耐心,還經常跟他一起學英文,孩子學英文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發現,他學得很快,還在努力,還在進步,每當孩子有一點進步,我們都會夸贊。
孩子漸漸地就對英語學習越來越感興趣,對英語也越來越感興趣。
可我沒注意到,為了鼓勵兒子,他在英語培訓班上四年級的英語,幾個月內成績就上升了不少,但沒過多久就死記硬背。
別的孩子都在學習英語,他卻在玩游戲,我兒子卻在看動漫,我當時還能理解他的“反叛”,但從那時開始,他對英語學習就沒什么興趣了。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使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不是一件壞事。
然而,一個人如果沒有目標,不懂得堅持,即便是讀大學,也依然可能成為一個低能兒。
這不僅僅是因為大學階段的學習有多重要,而是高中學習里,很多學生都已經養成了“做題=“做題”的習慣,而這樣的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甚至還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我記得前段時間網上有一篇“衡水中學為什么砸手機”的報道,題目叫做“變形”。
是以高一學生汪某在學校集合時的“獨特人生”為例,這個學校在三、四、五個班中都有成績最好的學生,而我是其中之一。
汪同學不僅成績優異,性格也很乖巧,因為在班里有一個和他關系特別好的女生。他就像是眾多被打造出靈魂、智慧的人一般,會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看到這個女生就像看到了自家孩子一樣。
當他將這份期待轉嫁到每個孩子的身上時,孩子的成績也就成了父母唯一關注的孩子,為了讓他們以最好的成績來報答父母,家長們只能不斷地付出,但每個孩子成長所需的養分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愛會給孩子的內心注入更多的心理能量,他們也就擁有了創造力和自主性,這也是所有人幸福的源泉。
用愛來驅散孩子成長路上的陰霾
我是一個焦慮的媽媽,同時也是一個理性的媽媽。
當我在焦慮中帶著這樣的一個孩子長大,我也會成為一個焦慮的媽媽。
但是我會不斷的去關注孩子,也會學習成長。所以在這里我也要把焦慮的情緒向大家分享出來,分享給大家。
如果您家的孩子也是焦慮的媽媽,那么我也推薦他們去讀一讀這本書《焦慮的媽媽和焦慮的孩子》。焦慮的媽媽和孩子一樣,都是有著同一種感受。而這本書就是讓媽媽們收獲智慧的工具,幫助媽媽們更好的理解和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焦慮的媽媽,總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書中說:
“為了讓孩子在一種關系中感受到更好的感覺,我們把他們最初的成長經歷分享給父母。然后告訴父母,我們是怎樣處理這種關系的,我們會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媽媽們的焦慮常常是無意識的,會把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很多的事情上,甚至于看到的東西都會影響孩子的行為。他們會模仿家長,尤其是媽媽的言行舉止。
因此,要想讓孩子放下手機,父母就需要改變自己的行為,按照正確的引導方式,幫助孩子建立更加豐富的興趣。
比如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多互動,把有趣的活動和孩子分享。
例如,在戶外活動中,和孩子玩一些球類運動,或者和孩子做一些有助于轉移注意力的親子游戲,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