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聽話把氣撒我頭上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沒有發育好的時候,就是吼著逼著孩子跟我對抗,我每次這樣,孩子就會很絕望。有一次,小外甥點醒我,說媽媽,我們在看書吧。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先是愣了,怎么孩子說話,就不聽?不對,她自己又看書,我陪她看。
在這一刻,孩子突然大哭起來,然后他那可憐的小眼神讓我很心疼。
圖片來源于網絡
只是,還是在我大吼大叫的那一刻,我才明白:
她什么時候,才是在教育孩子。
01
女兒出生的時候,我非常焦慮,每天都在擔憂。
我相信,任何一個母親都不會無緣無故的因為自己的孩子而焦慮。
我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
我焦慮的不是孩子,而是焦慮的是我自己。
為了讓自己開心起來,我從不看任何孩子的學習,我把孩子的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
我也不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我覺得孩子一切都是我的。
我每天對孩子嘮叨,讓孩子產生了很多負面情緒,我很不想讓孩子接觸到這些負面情緒。
可是孩子好像并不接受,每次都是自己寫作業、寫數學作業。
這讓我很焦慮,也很難受。
雖然我很努力去看孩子,可是我卻沒有發現孩子到底有多么喜歡學習,導致孩子的情緒慢慢的變得越來越糟糕。
心理學的角度是:孩子的大腦是用來學習的,而不是用來玩耍的。
之前我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段子,大概意思就是:中國的教育現狀是:
很多家長總是認為,讓孩子學習,是為孩子好,但其實不是。
孩子只有學習,他的生活才是最輕松的,他才會有學習的動力,這個“不”字,就是家長的“邊界”。
家長在侵犯孩子的隱私的同時,還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附屬品。
孩子得不到尊重,要么叛逆,要么叛逆。
所以,家長不要過度保護孩子,要舍得放手讓孩子獨立。
培養孩子獨立,鼓勵孩子思考,去做決定。
孩子如果要去做決定,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干涉。
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給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機會。
面對孩子的想法,家長應該盡量做到少說多聽,多引導,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同時家長也不要替孩子做決定,不然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家長不信任他,他覺得自己不被信任。
只有在不斷地嘗試、嘗試中孩子才能越來越有勇氣,也會越來越有自信,從而越來越好的樹立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是@凝媽悟語
兩男孩媽媽,10多年育兒經驗
陪孩子閱讀、英語啟蒙、科學啟蒙
分享育兒感悟、落地育兒干貨
歡迎關注,育兒路上一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