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孩子不聽話
這位媽媽坐在了旁邊。
突然傳來一陣又一陣刺耳的叫聲:“又來補課了,怎么又不老實,我都是給你報補課的,怎么你還是不聽話,再不去上課,你將來可怎么辦!”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這位媽媽的聲調好像在咆哮:“對不起,又給你報補課班了,又被老師請去,想讓你報班,又怕你學不進去!”
女兒伸出手,想要打一下媽媽,可是媽媽不同意,她是個孩子,要有個聽話的孩子,而且一定要上補課班。
女兒皺著眉頭,默默地不說話,這才是母女倆的最后溝通,媽媽說:“你上課打了同學,老師就讓你上補課班,你還敢頂嘴,好么?”
女兒上了補習班,媽媽跟孩子說話的內容又升級了,女兒說:“我沒有打同學,我沒打同學。”
媽媽說:“你要去上課了,再不上課就要考試了,你這一天都干什么了?”
女兒繼續說:“沒有打同學,上課說話就是不聽,老師你是要去補習班嗎?”
媽媽說:“那是浪費時間,浪費時間,要是這樣的話,我就跟著去補習班。”
女兒上了補習班以后,媽媽又說:“那句話說得太多了,就感覺人家說的有道理,我們家的孩子真是笨蛋,不要讓我說。”
最后女兒沒跟媽媽說補課,在補習班結束時把這個事情告訴了自己的爸媽。
其實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如果家長遇到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他們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找父母,尋求父母的幫助,而不是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而且還特別討厭去求助,如果孩子不這樣做,那就沒有辦法了,他們自然就會覺得這個事兒不好,下次一定不能這么做,下次也不敢再做了,自然就會變成什么事兒都不想去做了。
那么,家長在面對孩子不愿意去上學的時候,要想一想為什么?
因為孩子的世界與大人的世界相差甚遠,他們需要一個過渡的過程。
一方面,他們需要適應這個世界,適應這個世界;
另一方面,他們也需要釋放自己的攻擊性,比如對家長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對老師的反抗,也會對學校的環境產生厭學的情緒。
第三,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也不代表孩子就是笨,學習不好,不能說明孩子就是笨,有時候,孩子可能只是對某件事情有一些負面情緒而已。
“可是他很聰明啊”“他怎么不知道要努力呢”“他就是不想學啊”“他就是個蠢,不愿意學習”“他就是懶,不愿意跟我們玩”………………
這里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家長不愿意去面對的,不愿意去面對的。
我們家長有時候只是表現的不愿意去看到孩子的問題,但是在我們有這樣的一個想法之后,我們就會把這個問題的結果當成一個問題去做,就是說這個問題是由我們家長解決,不是孩子。
所以,如果家長的答案不是孩子想要的,那我們可以先讓孩子自己說出答案。
也就是說,當孩子說完答案之后,我們就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去尋找,這是在激發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那么,我們接下來就要鼓勵孩子自己去找答案,這樣,我們就可以培養出一個獨立的孩子。
這就是我們要培養孩子獨立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能力。
2、發現孩子的閃光點,不盲目地給予鼓勵
很多父母都非常吝嗇于對孩子的鼓勵,只要孩子稍有進步或者做對了某一件事,就會對孩子進行表揚,對孩子進行批評。
這個過程中,往往孩子是不開心的,他們不僅僅是想讓父母為自己解答疑惑,而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而進行的一種“表演式”的成功。
那如果孩子總是被批評,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挫,從而導致他們逐漸的不敢在面對生活中遇到困難,不敢開口說話。
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可能對事物的認知是有限的,因為他們的認知能力也有限。
但是,作為父母,一定要告訴他們,每一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父母不可能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就否定孩子的全部,相反,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錯誤的原因,加以引導,讓孩子更有信心的去面對自己的錯誤。
3、多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我們總是覺得孩子很小,不懂事,經常給孩子貼上“你怎么這么大事情都做不好”等負面標簽。
可實際上,孩子的每一次犯錯誤都是對我們父母教育的考驗。
我們如果始終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就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在《培養孩子的高情商》這本書中,作者指出:
高情商的父母會先站在孩子的角度,為孩子分析問題,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后再引導孩子自己去思考,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