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名的不聽話,其實也是父母一種失職的表現。
作者:主創團·筱恬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一位媽媽抱怨說自己的孩子聽話又懂事,每天自己玩手機的時候,孩子都會湊過去讓她看。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可媽媽卻很難理解孩子的行為,只會說“你這孩子怎么這么不聽話,自己一回到家就玩手機,不好好學習,竟然還能看電視”。
很多媽媽都有同感,孩子們都喜歡玩手機,但不沉迷,有時候也不會。
如果家長們跟孩子說“不許玩”的時候,孩子們不聽話,可能就是為了反抗你。
只要你能換成孩子們喜歡的方式,他們就會變得乖巧聽話。
這套《我不是笨小孩》
應該是送給所有家長的教育“禮物”,我也推薦給大家,現在只需簡簡單單這套書,就可以將孩子的教育方法貫徹到底。
3-8歲的孩子都需要培養“自我管理”
家有男孩,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特別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懂得溝通,這樣才能更好地讓孩子適應能力、學習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在這個階段,男孩的任務更重一些,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如何與人相處,如何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比如說,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于新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在父母引導下去探索,這樣也能鍛煉孩子的判斷能力,同時孩子也能更好地鍛煉身體。
04
孩子會在生日會上發言的原因
【原因】
【原因】:家長以身作則
在孩子做到誠信教育的時候,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不管孩子做到了什么,都不要直接指出來,讓孩子去理解,而是應該引導孩子去做出相應的反應,
而不是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培養孩子誠信品質的過程,孩子越小,家長越是需要注重培養,孩子就越有可能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04
孩子對父母缺乏安全感
【原因】:父母總是抱怨孩子的不足,對自己沒有信心
當孩子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時,父母總是會打斷孩子,一遍又一遍的教育孩子,只知道用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式,來對孩子指正,讓孩子改正。
孩子自然而然地認為,做什么都是錯的,自己也沒有做成事情的能力,所以才會被父母打斷。
當孩子長期這樣下去,會影響孩子的性格養成,等到某一天孩子就真的相信父母的話了,不想再聽父母的話了,這個時候就會變得很叛逆,所以父母應該反而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榜樣。
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長大后也會成為父母的復制粘貼,認為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2. 不會拒絕孩子
當孩子和父母鬧脾氣的時候,父母沒有理解孩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情緒,一味的妥協,會讓孩子認為父母是因為“愛我才會這么做”。
所以父母要學會給孩子做好情緒管理的榜樣,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不滿足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
因為孩子的思維正在高速發展,他的人生經驗告訴我們,他不需要對父母言聽計從,也不需要對父母的幫助,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去爭取、去爭取,這樣才能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3. 尊重孩子的個性
不同性格的孩子,叛逆期的表現也各不相同,有的人比較聽話懂事,有的人則是比較叛逆。
這就意味著,孩子的性格會發生變化,父母要接受他的變化,尊重他的個性,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限制,也不要把他當作孩子看待,可以經常和他聊天,給他做一些正確的引導,也可以試著讓他做一些正確的選擇。
如果你遇到這樣的情況,不妨試試看以下的辦法:
1、父母保持冷靜,尊重孩子的意見
其實孩子并不是想和你頂嘴吵架,只是他們在和父母頂嘴吵架之后,感覺自己被尊重,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諾的小男孩了,所以作為父母的你可以告訴他,頂嘴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我們要學會接受它,不再像以前那樣無理指責孩子。
只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自己的朋友,而且他們也能夠尊重自己的家人,而不是高高在上,頤指氣使的。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的與父母,
朋友,好好說話,
而不是高高在上。
2、孩子發脾氣時,要關起門
記得以前,女兒有個特別喜歡吃巧克力的小餅干,在我們看來這是巧克力的一種甜美,但孩子卻覺得這是在吃巧克力對身體不好,甚至在我們看來,吃完以后就不給任何零食了。
我知道女兒現在的情緒狀態是處于一個比較極端的情況,所以我們就會給她的脾氣進行過重的解讀。當然,作為父母,并不是要絕對的允許孩子有任何的叛逆,而是希望她的情緒得到合理的釋放。
我們的孩子需要父母的接納,但更需要父母通過共情,理解她所產生的情緒。
而且,共情,并不僅僅只是讓孩子體驗情緒,更是一種情商教育,通過共情,父母能更容易理解孩子的情緒,也能幫助孩子更好的管理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