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歲孩子不上學了還不聽話,讓家長都難以接受。這幾個月,我通過幾個案例找到了原因,并從多個角度,解答了孩子不上學,到底該怎么辦?今天,一起聽聽專家怎么說。
01
張女士:孩子今年17歲,讀初三。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昨晚,她告訴我,她女兒現在不想上學了,平時學習壓力很大,不想做作業,對父母很不耐煩,問她話也不說,也不讓問,就是不好好學習,希望“封閉式”的生活。
張女士:我和她談過一次話,談的很費勁,就“溝”了,說到最后,我實在是忍不住了,跟她吵架。
家長表示,孩子不想上學,完全是因為早戀,我們給她約談了,談好了就不再理會她,就好好學習。
女兒成績不理想,原因是迷戀上了一個游戲,經常偷偷去網吧。
通過深度學習,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女兒的成長過程中,她有很多成長,需要我們耐心引導,很多時候,只是一味的責罵,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并且還可能激化孩子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從孩子的角度,她不愿意上學,有很多原因,但是害怕開學,有很多恐懼即將到來的事情。
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因素,導致孩子產生了害怕開學,我們該如何正確應對呢?
1. 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當孩子對學習產生了厭惡感,我們要從多方面入手,改變孩子對學習的態度。
比如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很多家長會在開學前和孩子說:“我們說了作業多,為什么你就是不愿意做?”“你這樣做是不對的,你應該做完作業,你應該去玩。”“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說了玩是為了你自己,不是為了你的玩具。”
家長這樣的說法,會讓孩子覺得很委屈,因為孩子從家長的語氣里感受到的是恐懼,感受到的是擔憂和束縛。
孩子的人生會經歷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使命。
2-3歲時,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稱為“寶寶叛逆期”;7-9歲時,人生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12-18歲時,人生中的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第一個叛逆期:2-3歲時,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也是我們常說的“寶寶叛逆期”。
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由于獨立的意識和自我意識的增強,迫切希望于表現自己,因此就會出現經常說不、敢鬧、罵人等現象,而且十分活潑可愛。
這個時期,孩子的行為會常常惹父母生氣,以自我為中心。
此時,父母一定要放棄說“不”的策略,盡量滿足孩子的意愿。
這樣做,最有效的是:父母掌握了和孩子溝通的技巧,孩子未來也會更愿意去傾聽和遵循父母的建議。
這樣做,孩子未來更愿意去執行
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更愿意去改變,更愿意去執行。父母只要做好以上三步,逆反心理就會煙消云散。
教育孩子,其實是一門學問,父母要懂得學習更多的教育技巧,這樣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
首先,父母要保持冷靜
教育孩子,首先要保持冷靜,這對父母來說,是一種挑戰。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他們就像一個冷靜的成年人一樣,不要急躁,要慢慢引導,讓他們知道,父母是自己最親近的人,一定要耐心的去解決問題,多和孩子進行溝通。
其次,父母不要使用暴力
父母的暴力是教育孩子最直接的方式,也是最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的影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時候也會有情緒失控,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會導致孩子的性格出現偏差。
俗話說,三歲看老。很多父母因為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所以對孩子打罵教育。在孩子的性格方面,父母是很難改變的,打罵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而且是很難改變的,也是不可能讓孩子真正的改變的。
當孩子到了叛逆期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而不是打罵孩子,導致孩子性格越來越差。這個時候父母應該要采用”冷處理"的方式,當孩子和父母發生矛盾時,父母應該如何去處理的呢?
1. 冷靜,心平氣和地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當孩子在小的時候犯錯誤的時候,父母應該如何去處理的呢?打罵孩子這種教育方式是非常愚蠢的,因為孩子也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父母是在發泄怒氣,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
但是當父母冷靜的時候,無論孩子是什么樣的行為,父母都應該用心平氣和的語氣和孩子溝通交流。這樣的話才能夠有效的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
2. 了解孩子的想法,做出對癥溝通
很多時候孩子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們總是會有自己的理由,并且大多數時候是因為自己的固執的認為自己說的才是對的,所以父母在溝通的時候可以和孩子做出一些有意義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