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叛逆不聽話孩子的學校講價,價格不菲的衡水中學,聚集著一群這樣的孩子,這里值得家長朋友們深思。
我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將了解更多孩子叛逆的原因。我之前的一位學員,有一位焦慮的母親。她的兒子即將上初中,學習一直在算數,她希望兒子能考上一個好的初中,如果考不上就給兒子辦個民校,讓兒子去部隊打兵乓球。
可是兒子卻不愿意去,他說:“再怎么補習班,我也不愿意學習。”她認為兒子不聽話,不上進,于是她對孩子又打又罵,可是孩子根本不聽她的話,依然我行我素。她很苦惱,不知道該怎么辦。
孩子叛逆厭學怎么辦?父母如何幫孩子提升學習內驅力?
第一步、家長的認知觀念,穩定自己的情緒與能量場,能靜下心分析導致孩子叛逆厭學原因;
第二步、家長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技巧,減少嘮叨,學會用我信息、GROW溝通、NLP親子溝通等溝通技巧引導孩子;
第三步、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厭學情緒的疏導;提升孩子學習的自信心與成就感等;
第四步、協助孩子處理好師生同學關系;讓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
第五步、引導孩子的學習方法,學習動力,學習目標等,讓孩子提升學習責任心與學習效率。
點咨詢免費領取《如何改善孩子叛逆厭學》的電子書
我問她:“你覺得學習好的孩子,你更愿意為他安排時間嗎?”她說:“不愿意。”
我又問:“你喜歡學習嗎?”她說:“喜歡。”
我繼續問:“為什么喜歡呢?”
她說:“希望我能考上大學,所以我得要好好學習。如果我能考上大學,我覺得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聽完這番話,我不禁笑了,這位母親是有多么心酸,多么自責,多么失望,多么傷心。而她的女兒想要好好學習,她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就是要讓自己的女兒考上大學。
而她的女兒想要考上大學,她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就是要讓她考上一個好大學,她的全部心思全部都放在女兒身上。她用“全是為你好”的詞語形容自己的女兒,認為這是愛她的表現,所以才會要求她考上大學。
而這個女兒是被家人逼著考上的,只有考上大學了,才有出息,有好工作了,才能有好收入,才有面子。
然而,最終,這位母親的孩子不但沒有如愿考上好大學,而且還患上了抑郁癥,在這個家庭中是無法逃避的負擔。
看到這,我不禁要問父母:“我們真的了解,孩子為什么那么焦慮?”
這位母親的回答,我能感受到她的無助和絕望,孩子的問題我們怎么看都不是一個“問題”。
但,如果父母能正確看待孩子的焦慮,找到引發孩子焦慮的源頭,那么焦慮感自然就會消失。
孩子焦慮是一個正常的現象,我們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以偏概全。
這是孩子焦慮的背后的原因,也是家長與之間的互動問題。
如何才能知道孩子焦慮的原因?
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進行認知療法。
比如說,焦慮是一種與恐慌和憂慮的關系。焦慮感是一種想要克服卻又想逃避的心理障礙。
那么,什么是焦慮感呢?焦慮感是對未來的一種過度的擔心,是對未知的一種擔憂。
家長的過度擔心,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負面消極的預言。
從某種程度上說,焦慮的家長是引發了孩子的焦慮。
所以說,如果家長能夠認識到焦慮的存在,那么就可以讓孩子的焦慮情緒得到很好的緩解,如果能夠認識到焦慮的存在,那么家長就不會產生過度焦慮的情緒,這個時候,焦慮對于孩子來說,就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焦慮的本質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憂。
那么,家長應該如何緩解這種擔憂呢?
1、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
如果孩子學習比較好,那么家長就會對孩子的學習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孩子學習成績比較差,那么家長就會對孩子更加的嚴厲,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進行嚴苛的要求,而對于孩子在學習方面的錯誤,家長也會嚴厲的要求孩子改正。
但是這樣的方式并不會讓孩子有好的成績,反而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
因為他們會覺得不學習就沒有好的未來。而且孩子會出現黑白顛倒的行為,不再有充足的睡眠,一旦孩子無法正確的規劃,那么孩子學習成績只會越來越差。
2、給孩子定目標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給孩子定目標,
讓孩子知道自己應該朝哪個方向努力。
孩子學習差了,家長就想著靠補課的方式來提高孩子的成績,實際上沒有想要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差。
家長想要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就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標是什么,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就要進行懲罰,
在進行懲罰的時候,家長要知道是為了孩子好,不能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績,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感受到父母的尊重,才會更加的努力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3、用行動引導孩子
很多孩子不愿意學習,最大的原因是因為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總是在一旁不斷的嘮叨,這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對于孩子來說,學習是一件沒有興趣的事情。
因此,想要孩子把學習當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父母的事情,就需要孩子用行動來告訴父母。
如果孩子不愿意學習,那么家長也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因為貪圖玩耍而沒有把心思放在學習上,那么家長也可以根據情況做出相應的調整。